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黑河全面推进“村容整洁”行动
2010-11-30 10:16: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尹一凡 李民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株株绿树掩映在道路两旁,条条水泥硬化路编织成通畅的网络,栋栋造型新颖的住宅整齐划一;庭院整洁,室内干净,过上新生活的农民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微笑。

  这是黑河市今年深入实施“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工程,在全市推进“村容整洁”行动,打造优美乡村环境带来的又一新变化。

  集中整治 破解农村“五乱”难题

  “抓好村容整洁行动对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黑河市市长张宪军说。

  水乱倒、垃圾乱扔、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放……“五乱”的存在束缚着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为此,该市制定了《“村容整洁”行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针对部分农村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推行“治脏乱、建队伍、增设施、修好路、植足树、整庭院、改住房、提素质”八项措施,力争用今年一年时间达到村屯整洁、道路畅通、柴草定点、沿线美化的目标。争取使每一村屯都有垃圾填埋场、保洁员和定点垃圾箱,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各县市把抓好“村容整洁”行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培养新型农民、解决农民热点难点问题的大事,摆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制定了《“村容整洁”行动方案》,召开动员会,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落实,做到任务、措施、责任三落实。突出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十个示范镇和铁路、公路沿线等重点,确立达标村屯,一个村一个村抓好推进。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乡村环境卫生督查管理、环卫设施管理、道路清扫保洁、建筑生活垃圾管理、门前“三包”、保洁员考核管理等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管工作。

  制定村民文明生活公约,充分调动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逐步引导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开展好“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创建文明健康的新生活等。

  典型引路 描绘新农村美好蓝图

  改善村容村貌事关新农村建设,更是广大农民心头热切期盼的事,黑河市各地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村容整洁”规划,一批荣获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更是走在“村容整洁”行动的前头。

  北安市建民村是旧村改造型的重点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村。该村按照重点示范村建设的“六化”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村为切入点,近两年共改造泥草房40间,其中去年新建10栋20户节能环保样板房。新建的180平方米超市和100平方米浴池也在今年投入使用。目前,建民村住房砖瓦化率已达到80%,中心屯达到100%。主街和通屯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88盏,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美化。

  昔日的泥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泥草房变成了大砖房。谈到乡村新变化,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党委书记杨伟感受颇深。他说,沿江乡近年大力实施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四化”工程,全乡8个行政村35公里村内道路都已硬化,硬化率达99%。各行政村全部建设了固定的垃圾填埋场,做到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拉运出村,定期填埋。所有村屯街道两侧都进行了绿化,种植各种树木10万余株,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大力推行资源节约、环保生态新型住宅建设,全乡砖瓦化率达到95.5%。

  整体推进 建设环境优美新家园

  追有标杆,学有样板。全市各地农村在提高思想认识中增强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整治”行动的自觉性,结合实际,突出抓好乡村“三化”和“五规范”两大块工作,即硬化、绿化、净化,规范房屋、庭院、边沟、厕所、垃圾场。

  嫩江县从农村最需要整改的问题入手,不断增强资金投入,采取山区乡镇有林地收费的由乡村自筹解决,平原乡镇保洁费由县财政负责,加大“村容整洁”工作推进力度。爱辉区采取县、乡领导包村包屯,目前已治理村屯105个,清理庭院1.4万个,绿化美化村屯106个,有3850户农民修建了无害化卫生户厕。通过环境集中整治,农村普遍存在的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和禽畜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建设整洁优美新家园,农民行动自觉,热情高涨。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共成立480支保洁队伍,配备保洁员570人,运输车420台,建垃圾填埋场450处,设垃圾箱1080个。出动劳动力7.3万人次,清理垃圾21.2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障碍物1.46万余处,修理路面102.5公里,清理边沟778公里,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光杆路”“光腚屯”不见了踪影,村容村貌今非昔比。一个个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