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2日讯 近日,记者在市扶贫办了解到,鸡西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5.66万人下降到现在的2.9万人,贫困人口减少2.76万人,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实施,推进了鸡西市扶贫事业民生工程健康发展。
自实施中央、省《农村扶贫开发2001-2010年纲要》以来,鸡西市46个贫困村被确定为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多年来,鸡西市高度重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并紧紧抓住“十大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一次性规划,两年实施,进村到户,整村推进”的原则开展工作,截至目前,鸡西市46个扶贫开发贫困村已有33个贫困村完成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争取财政扶贫资金2301.7万元,有12807户48620人因此而受益。
扶持1008户贫困户(户补贴3000元)发展种养业。其中扶持89户贫困户种植水稻大豆915亩,739户养牛1085头、34户养猪890头,141户养羊2115只,5户养家禽3200只,户均增收近2000元。
对贫困村实施“雨露计划”极大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共举办转移培训班146期,实现贫困户劳动力培训转移4871人,创造劳务收入1764万元。
加强了33个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为33个贫困村建设了中心屯硬化路50.96公里、4级以上沙石村路49.1公里、建钢架水泥桥8座、灌渠架电5000米;人畜饮水工程打井31眼、为3935户贫困户免费安装自来水,入户率90%以上;按省级标准建设了12所畜牧综合服务站、13个农机综合服务队购置13套大型农机具;建设13所卫生所,为2985户贫困户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2%、为84户贫困户改造了泥草房;为两个实施村建二处秸秆沼气发电厂,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解决了33个贫困村困扰农民增收、行路、饮水、就医、看电视、畜牧服务六大难题,摘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整村脱贫。扶贫项目的有效落实,彻底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也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