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2月24日讯 哈尔滨市环保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哈尔滨去年的好天达313天,比2009年增加两天,比2005年增加29天。市民切身感觉到的“好天”是否有这么多?“好天”的标准是什么?“好天”数量是如何测算的?昨天,记者随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监测工程师进行实地测报,揭秘313天“好天”出炉始末。
雨雪天气空气质量更好据介绍,“好天”对市民来说是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来说是由全市1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分析出来的数据。据李工程师介绍,降雨和降雪天气对空气有净化作用,将改善空气质量。环保部门监测到的“好天”是指空气污染程度低的日子。目前,哈尔滨市冬季80%的天气为轻度污染,下雪时空气质量将大幅提升,达到良好甚至优秀。
每天清晨空气质量最差据自动系统室的工程师介绍,哈尔滨市主导风向为“南、南、西”,污染较集中的区域多为处于下风向的道外、香坊及道里部分区域。
据介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时间段,冬季多在清晨四五时及晚上七八时,也就是供暖“起炉”的时段,夏季多在清晨六七时。目前,常年困扰哈尔滨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该污染物普遍困扰我国北方城市。
市民眼中“好天”相对少
去年冰城的“好天”达313天,市民切身感觉到的却没有这么多。记者在香坊、道外、道里等区随机采访了50余名市民,85%认为“去年‘好天’不足280天”。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程师介绍,监测出的“好天”与市民心中的“好天”数量存在一定差距。污染一般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如仅在道里建国街附近出现空气轻微污染,而监测结果取的是全市各区域平均值。同时,某个特定时段如清晨等,由于“逆温”(有一层薄雾,像个大锅盖盖在城市上空)空气不流通造成“污染”,太阳升起后薄雾消失,烟尘逐渐消散,而监测结果取的是日均值。以上两种情况可能最终的监测结果都是“好天”,但市民未必认为是“好天”。

冰城“好天”数量同比不断增加,与沈阳(“好天”329天)、长春(“好天”340天)等城市相比尚有差距。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未来几年哈尔滨市将在市区继续增加监测站点,关闭小锅炉,全面治理企业污染,努力让冰城的“好天”越来越多。
新闻链接
API:即空气污染指数,测算有全国统一标准,0至50为优秀,50至100为良好,101至150为轻微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