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27日讯 逊克县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主动与省农科院“联姻”,“借力”于省农科院的人才优势和科技力量,大力实施院县共建工程,探索出一条依靠人才和科技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项目共建确立长效合作机制
将院县共建纳入目标责任指标考核,建立了包含6大类45项考核指标的工作量化考察体系。建立项目共建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的运行方式,确立牵动力强、支撑力大、认可度高、关联度广的立县项目,实现“立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与省农科院联合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示范新技术、新品种。目前,该园区已由195亩扩大到1095亩,在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各个作物生长“关键期”,以田间博览会、新成果田间发布会、标准化技术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技术,解疑释惑。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在建立干部互派挂职制度的基础上,以培育本地乡土人才为主体,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只要是有用之才,就给岗位、给机会、给待遇,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择优机制”。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由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重业绩的转变。
注重成效实现“三个结合”
引进专家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项目咨询论证、现场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建立了12处农业技术示范基地,18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6项,确立科研课题19项,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档案1359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3期,参训人数12000余人次;选派11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到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地区实地培训,开设“农情专家服务窗”和“农情信息”网页,组织“逊克县农业实用技术帮带团”,发布农情信息1500余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00余条,定向解决农民提出的生产问题300余条。
引进新技术与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与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建设交流互动平台、联合开发重大项目、建立挂职实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与农村实用人才结成260多个帮扶对子,直接为庄稼治病,为畜禽“开方”,为土壤“把脉”。组织成立9支科技推广小分队,上门为200余户实用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150多项。举办大型培训班4次,乡村培训班150次,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400人次、培训农民3.5万人次。组建了“农技110”专家咨询室,开通了11条专家咨询服务热线,农科院专家和县农技人员常年驻院,轮流值班,随时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和现场指导,组成了一支常驻不走的“专家队伍”。
引进新项目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工业上,以富集的矿产资源为基础,以翠北铁矿、东安岩金矿、茅宝沟钼矿等产能超万吨,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为主体,以超微矿精粉产品为高端,通过省农科院联系相关院校,搭建起链条完整,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框架。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村餐饮、运输、旅游、劳务、商品流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上,以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跨国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主要措施,引进大豆窄行密植、农机农艺综合配套组装等38项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县共有23个引智项目被国家和省批准立项,有3个跨国合作项目被国家立项,涉及农林、生态环境、旅游、科技等各个领域。
形成合力为引进人才开辟新途径
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县领导参与,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劳动、财政、公安等各相关部门配合,乡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联动的柔性“引智”合力。通过院县共建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技成果得到了直接应用和推广,促进了科技创新,加快了该县农业经济发展步伐。高校专家对农技人员实行传、帮、带,大大提高了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本领。同时,通过园区示范引导、科技培训、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专家大院等共建平台,广大农民学习掌握了众多农业科学技术,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要我用科技”到“我要用科技”的思想转变,加快了向新型农民转变进程,一大批农村“能人”相继涌现,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依托共建谋发展,应用科技促增收”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