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老年人成为健身主力军 健身族出现“中年断层”
2011-08-28 09:28:41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黄晏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有资料显示,当前老年人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力军”,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20-29岁的年轻人经常参与锻炼的人数占到这一年龄段总数的75.1%,仅次于老年群体。而年龄在30-49岁的中年人群中,健身者则比例最低。两组数字,勾勒出一条全民健身的年龄曲线,健身领域出现“中年断层”。

  现象:健身族中难觅中年人

  随着哈市城市建设的提档升级,广场绿地不断增加,然而在广场上健身的多半是老人和孩子,很少发现中年人的身影。校园的操场上、健身房里舞动的也多是年轻人青春洋溢的身姿,中年人同样少见踪影。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身边。

  每天凌晨和傍晚,在我市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走出家门,参与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道里区的红星广场是我市一处主要的休闲场所。每天早晚,广场上打太极拳、跳健身舞、扭秧歌的银发群体随处可见,却鲜见中年人健身的身影。也有一些青少年或在滑轮嬉闹,或在比赛踢毽子,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也基本为老年人专用,而年轻人则更多地活跃于校园内外的操场和健身房里。记者调查发现,在我市的一些体育场馆和大学校园内,运动场地从来都是紧俏资源,每天从中午开始,羽毛球场、篮球场便“一场难求”。位于友谊路的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该俱乐部办理会员健身卡的以45岁以下人群为主,“很多中年人办了卡,但并不能做到经常来。能够坚持锻炼的,还是以年轻人居多。”工作人员表示。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休闲体育的人数比例超过七成,远高于其他人群。

  原因:中年人健身很“纠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健身,究其具体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提到健身,他们感到很“纠结”。

  A家务繁忙

  许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工作之外,还得干家务。在机关上班的王先生说,他很想每天能抽点时间活动活动,可是早晨很早起来要送孩子上学,孩子到校后还得去单位上班,下午又要去接孩子,晚上又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安顿老人休息。日复一日,天天如此,锻炼的想法虽然也有,但就是无法付诸行动。

  B缺乏场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年人居住小区附近专业的健身场地比较少,在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也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对中年人来说,公园或广场的健身活动过于单调简单而且节奏慢,没气氛,不适合他们的生理特点。

  C缺乏指导

  什么是健身,怎样才能有效地健身?在采访的人群中,最普遍的回答是跑步、打拳、跳舞。事实上,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健身器材也投入了市场,但许多人对如何使用健身器材却一无所知,一说到“健身器材”就头疼,觉得不如跑步等来得方便、实惠。由于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究竟选择哪种运动项目最为合适,应有科学的指导。而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服务机构。

  D意识不强

  也有一部分中年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健身,而是自认为身体好得很,他们认为健身是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方法,只有患病的人才去健身。还有一些中年人认为自己还年轻,锻炼健身是老年人的事。

  专家:健身可从小处着眼

  运动医学专家、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授刘继志说,健身领域出现“中年断层”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造成了许多老年病的年轻化和过劳死现象频发的“中年高地”。如今,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都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2009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大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而疏于锻炼则被认为是“过劳”和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专家指出,积极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动则不衰。不少人健康欠佳,发病于知之而不为,明明知道不锻炼的危害,但由于种种原因,忽视健康、疏于健身,透支生命。

  在采访中,“没时间、没场地”是许多中年受访者口中的健身“拦路虎”。“特意抽出时间到一个专门的场地锻炼”,是不少人对体育健身的印象。相关专家表示,健身是一种意识,如果能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小处着眼,健身其实并不难,也并不遥远。

  专家表示,年轻时消费健康、年老时再补偿的想法并不可取,需知健康不容“透支”。健身可以延缓人体器官的衰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从现在开始健身都不算早,等身体出了问题再锻炼就为时已晚。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利用零碎的时间锻炼,比如乘公交车上班时早下一站,多走一站地,不乘电梯走楼梯,都不失为参与健身的好方法。

  目标:保持和恢复体力

  刘继志教授指出,中年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年龄段,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已经开始出现衰退现象,尤其是到后期,由于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急剧变化,机体功能水平进入更年期,即人体已经进入衰老时期。此时,身体各种与活动能力相关的机能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肌肉力量的下降,将会造成身体活动能力的下降。许多在青年期习以为常的活动,在这个时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换个角度说,伴随年龄的增长,人参加身体活动的自我欲望下降,造成自发的运动减少。

  需要强调的是,中年人即便参加体育锻炼,也常常会出现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背离的现象,即内心认为自己还年轻,可身体已经衰老了。因此在运动时,一边回想自己年轻时的雄姿,一边做自己认为很好做的动作,事实上身体却跟不上。即便是轻微运动,也会感觉到疲劳或浑身疼痛,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运动伤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健身目标应该是保持和恢复体力。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