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北安市赵光镇让农民走得出住得下留得住
2011-09-22 16:29:00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李秀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09月22日讯 北安市赵光镇把组织引导农民“走得出、住得下、留得住”作为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有效尝试,以建设新型社区为重点,以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为载体,以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为平台,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

  推进规模经营让农民走得出

  为了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赵光镇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集约规模经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今年全镇土地流转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5%,规模经营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2%;通过集约规模经营,全镇转移农户2860户,转移劳动力4600多人。东丰村党支部书记常百春积极与赵光农场联系,将东丰村二屯143户、3050亩土地全部移交给赵光农场实行托管经营,组织农民进城发展第二、三产业,使农民由“一双手劳动”变成“两双手挣钱”。这个镇还采取村里出一点、政府帮一点、政策奖励一点及复垦宅基地补一点的办法,积极推进整屯搬迁工作。去年东丰八组32户、131人签订搬迁协议,前进十屯整屯搬迁落实完毕。今年,这个镇继续加大整屯搬迁工作力度,实现东丰村二屯、八屯200余户、600多人的整屯搬迁。同时,通过农场带动实现转移,目前全镇在赵光农场购房的有300多户,到赵光农场管理区搞养殖业的有400多户,两年来全镇累计分散转移农户266户、转移人口770人。

  建设优美社区让农民住得下

  赵光镇镇村党组织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屯成建制转移等问题,深入村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使农民在建设新型社区上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赵光镇在镇内规划设计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可入住农户1000户的东丰社区。一期工程完工后已有131户农民入住;二期工程的主体工程及道路、绿化、亮化、给排水、供热、弱电等配套工程已经完工,(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155户居民10月份可实现全部入住;三期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大部分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工作。

  这个镇对入住东丰社区的农户实行社区化管理,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逐步实现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使农民真正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搭建就业平台让农民留得住

  赵光镇不断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区域内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金融、邮政、仓储、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服务设施功能较为完善,城镇人口发展到了4.3万。为了让农民在再就业中增收致富,在转移中站住脚、留得住,这个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地缘优势,进一步挖掘内外在发展潜力,拓宽农民再就业渠道。

  赵光镇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小区规模发展和产业发育,依托九三油脂厂等企业,组织引导农民进厂打工赚钱;依托区域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户发展交通运输业;抓住场镇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组织引导农户到建筑施工单位打工。到目前,全镇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到4500多人,就近转移的务工经商人员有2000多人,年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将镇北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工业小区起步区,确定了将工业小区建设发展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地。目前,工业小区内已有企业12家。赵光镇积极发育市场,拓宽农民增收就业途渠道,目前,区域内有从事商饮服务、粮油批发、农资等经营的个体私营业户近2000户。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