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讯 28日,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中国移动集团哈尔滨分公司,在万达索菲特酒店举行哈尔滨市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该中心将于10月中旬投入试运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林铎到会并观看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示意展示,副市长魏伟出席仪式并讲话。
据了解,市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将以城市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城管监督员为责任主体,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哈尔滨市区划分为“千格万点百街十线”网格管理区域———将主城6区87个街道办事处、470个社区、1057个重点监控区,划定信息采发和执法终端网格约为1000个;按照三环路以内主城区的5517个平面社区、2378块绿化景观区、1057个重点监控区、688条主次干街路、162个街心广场、124个市场摊区为基数,划分为10000个执法区域重点;将窗口地区、重点监控区和商业中心等区域的103条示范达标街路作为执法网格的主轴;将辐射县(市)连接哈大齐工业走廊、北跃科技城、南拓工业新城等10个主要入城口,作为网格管理的衍生线。
据介绍,城市管理具体问题处理和违法违章案件查处按照受理———分理———派发———执行———办结反馈的闭合运转体系进行流转,新处理方式的采用将使流转效率提高几十倍。
案件受理:指挥中心信息受理系统通过12319热线、市民举报电话、短信、门户网站、共享平台等多种方式接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信访、市民投诉等多渠道来源的信息,第一时间获取举报信息。
案件分理:通过信息分理系统,根据案件类别、案发属地等多种方式快速分理。同时通过GPS定位系统确定网格执法人员,通过向“执法通”发布信息,下达立即到场指令;案件派发:从信息受理、分理、派发,时间不超过2分钟。
案件执行:一般性案件,要求事发属地网格人员30分钟内到场。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违法违章行为,要求指令发布的1小时内到场。
办结反馈:终端执法人员到场调查处理后,用执法通及时向街道、区、市三级指挥平台上报现场处理意见和取证信息。一般性案件1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重要、复杂案件呈报时限不超过2小时。如井盖丢失为一般案件,网格执法人员将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确定责任单位要在1小时内完成,而后还要将维修作业情况、维修完毕图像一并上传指挥中心,此案件进入中心结案销案系统,计入备案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