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八五九农场 2.7亿夯实农业基础
2011-09-29 09:58: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立春 井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29日讯 在八五九农场第四管理区第十作业站大片的金色稻田里,农户郑树杰家的600亩水稻还有五六天就能收割了,看着饱满的稻穗,郑树杰仿佛看到了即将流进口袋的真金白银,眼睛眉毛都在笑。“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水利设施相配套”,3年里,他亲眼见证了这片耕地在土地整理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位于乌苏里江畔的八五九农场是建三江管理局的大场,耕地面积126万亩。但由于地势低洼,境内坑塘泡泽多,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2008年,农场抓住国家实施土地整理战略的有利时机,结合已经建成的859灌区工程,规划设计了2008~2011年四期土地整理项目。郑树杰所在的第四管理区第十作业站地块就是第一期土地整理项目之一。对废弃晒水池、自然坑塘荒地、废弃沟渠、水田格田等进行平整的同时,清淤、整修、新建沟渠200多公里,配套桥、涵、闸151座。去年,种植户在土地整理核心区的2700亩耕地上收获了丰收的喜悦,水稻亩产平均增加100~150斤,不仅效益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郑树杰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土地平整了,田间道路都是白色的,排水设施都是最棒的。过去下雨进不了地头,现在小车都能开进来,今天收割明儿就能拉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场长李云生介绍,四期土地整理工程分布8个项目区,整理总面积34万多亩,新增耕地2.77万亩,耕地新增率8.45%,走在了全国前列。土地整理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率,也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受益于土地整理工程的八五九农场,立足提高生产标准、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夯实农业增产基础。今年,把“基础完善、收入稳定、出行快捷、设施配套、生产专业”作为农业生产综合配套服务的目标,为建设现代农业核心功能区奠定基础。

  今年,农场多渠道融资2.794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利用国家投资1.03亿元,建设总面积9.7万亩,新增耕地9100亩的土地整理工程;二是争取上级投资1亿元,建设灌渠主干渠建筑物工程;三是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1097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四是投资1000万元,用于水稻稳产高产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五是投资8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六是投资628万元建设浸种催芽基地,大棚基地工程;七是采取职工自筹和农场补贴的方式,投资4060万元,配备现代化农业机械970台套;八是投资50万元用于科技园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科技普及率、科技贡献率,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科技示范带。

  记者在第四管理区第十作业站的土地整理核心区看到,农场自筹资金300万元建设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占地5800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广场,已经成为农场科技培训教育基地。水稻全程智能化系统里,各种技术参数一目了然,格田智能化系统可通过彩信自动回复作物长势、适时气候因素,还能自动开关阀门。

  今年,随着八五九灌渠续建工程建设,地表水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5万亩扩大到30多万亩。目前,全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今年粮食总产将实现15.2亿斤,粮豆总产在高起点上再增2000万公斤,家庭农场增收超过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万元。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