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  检察风云
搜 索
桦南县检察院深化管理理念 推进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发展
2011-10-20 10:36: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几年来,桦南县检察院审时度势,前瞻全局,深化理念,不断摸索和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了人性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管理考评格局,把绩效考评的“死”目标变成了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发展的“活”动力,充分发挥了绩效考评增效率,促发展的良好功效。

  一是实行人性化考评,增强管理的激励性

  目标是最实用有效的管理方式,激励则是推动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手段。在绩效考评中,为了转变过去行政命令式压任务、下指标的做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创新,大胆实践,使绩效考评充分体现人性化,使干警对工作不再是被动接受任务,而是主动请求任务,积极承担任务。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管理的公信力。坚持与时俱进,紧扣主题,采取了典型引路、表率引领和兴趣引导等方式,端正干警对待工作的态度,增强干警做好工作的责任,激发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在队伍建设共同目标中,以“学先模,见行动”为引向标,以“展特长、亮风采”为指挥棒,以“向我看,跟我干”为领航灯,全面弘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突出了积极向上的绩效考评的氛围。开展了“我心中的检察”大型演讲赛,组织了“学先进找差距”专题恳谈会,成立了摄影、书画、写作、体育、案研5个干警自愿参加的兴趣小组,设置了专门的活动室,并定期举办赛事,先后组织举办了乒乓球、篮球、竞走、摄影和法律知识竞赛,既使干警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又使干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院党组在干警敏感的提拔奖励等事项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政治上关心那些能做事、肯做事、勤做事的人,形成了公道的用人风气。去年,先后提拔正、副科级干部16人,回应了干警的期待和呼声。

  这些听得见、看得到、说得开的思想教育,远远胜过枯燥的“大道理”,使干警对院党组落实的各项任务,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全力完成。通过这些活动,使绩效考评工作既丰富多彩,又寓教于警。如院反贪局自加压力,自选目标,半年来,查处贪污贿赂等案件6件9人,完成省、市院全年任务指标的128.5%和90%。二是创新考评方式,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在落实绩效考评工作中,特别注意了考评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可行性,把绩效分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与绩效考评工作相互补充、完善。创新考评方式,使管理功效再次产生了较大的飞跃。将全院干警划分为三类,将绩效考评涉及到检察职能的六大板块二十四项工作,连同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创优工作内容逐一细化,按类定岗、按岗定标、按标考绩。对于考评结果,认真地兑现奖惩,优秀的重奖,落后的给予警戒。使干警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院控申科全体干警在这一考评方式鼓舞下,认真做好信访接待、案件初查和矛盾息诉调处工作。变上访为下访,与群众沟通零距离,服务无间断。实现了涉检涉诉访零记录,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示范窗口”。三是创新待警方式,增强管理的激励性。从优待检既是“五检战略”的重点之一,也是推行绩效考评工作的前提要件。为此,注重工作给干警压担子,更注重干警的办公、办案环境、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对院区进行园林式绿化、亮化和美化,对办公楼进行个性化简易装修,创造了雅致清新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扩建了近500余平方米的干警食堂、健身房、乒乓球室等。中午为干警准备较为可口的工作餐,免费食用。同时,还设身处地地为干警着想,尽心竭力地为干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及时伸出援手,解除后顾之忧。如:有的干警,爱人在离县城40余里的乡镇工作,夫妻两地分居多年,生活很不容易,院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次找有关部门协商,帮助干警把爱人从乡下调到县城工作。如为缓解干警工作压力,出部分费用选派优秀干警疗养。如积极做好县委及有关部门工作,提高干警福利待遇等等。点点滴滴的小事,实实在在的关心激励了干警的工作热情,干警家属也给予了他们做好检察工作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宽松优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了,后顾之忧解决了,干警回报院党组的就是全身心地完成绩效考评的目标。

  二是实行信息化考评,增强案件管理的规范性

  案件质量最直接的体现是规范化管理。一年来,结合绩效考评工作和“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结合三项重点工作,把检察业务工作全盘纳入信息化管理,使检察办案的整个环节环环相扣,既方便了院领导对案件的掌控,又规范了办案管理程序,对促进案件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是严格案件管理规则,对案件进行制度性规范。依据有关的办案规定,建立了自侦案件、侦查监督案件、刑事审判监督案件、刑罚执行监督案件、复查刑事申诉和刑事赔偿案件、民行抗诉案件以及其他案件七类案件管理规则。对案件线索受理、审查、分流、立案、结案、逮捕和起诉等多项执法环节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形成了责权明确、奖罚分明、规范有序的办案管理新格局,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二是设置案件管理流程,对案件进行操作性规范。利用局域网制作了全院各业务科室案件管理流程图,设置了控申、自侦、侦查监督、公诉、民行、监所六个流程区,所办案件全部录入,并设置了浏览、审批、催办等权限,检察长和业务主管检察长通过流程图可以掌控每一个案件的所有情况,如某案件现在什么部门、在什么人手,是不是应该结案,是不是应做批捕、起诉,有没有超时限等。只要鼠标一点,全部一目了然,并能随时督促落实。通过案件流程管理不仅增强了办案人的时限意识和效率观念,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案件质量的提高。实现了立案准确率、批捕准确率、起诉准确率、自侦案件判决率五个100%,并保持了超期羁押零记录。三是信息化研究讨论案件,提高案件研究判断准确率。为了提高检委会议事能力和质量,一方面凭借局域网实行网上审查,将拟上检委会讨论的案件,由主办检察官将案件的全部内容打印出来,由研究室或专职检委会委员在网上发布,委员们可以在网上对案件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针对案件确定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另一方面将案件所涉证据文字材料无法明确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对犯罪现场、作案工具以及视听证据等进行投影演示。图文并茂地为检委会委员们提高了研究判断和案件定性的准确率。

  三是实行社会化考评,增强考评管理的全面性

  社会监督能够直接弥补内部管理的缺位和不足。立足于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考评,着眼于社会监督,促进绩效考评,增强绩效考评的全面性。一是摆正位置,接受领导机关监督和考评。将全院整体工作不同层次地置于县委的领导、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群众的舆论监督之下。认真接受领导,诚恳接受监督,在重大事项、人事调整和案件查办等方面积极请示,紧跟照办,详细汇报和反馈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摆正自己的位置,以高质高效完成各级领导部署、交办的任务赢得满意的评价。在基础建设、人事调整、重大案件等事项上,主动向县委、人大请示汇报20余次,举办案件听证会5次,积极向社会各界反馈案件的查办过程和结论。在具体办案中,把坚决公开作为接受社会监督和考评的重要途径,征得社会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如院公诉科和县法院刑庭在案发地对韩某伪证案进行了公开公诉和审判,主动揭开了刑事案件审判的神秘面纱,并做出了认真接受社会群众监督的大胆尝试。二是邀请监督,接受人民监督员参与考评。深化和拓展人民监督员职能、职责,聘请了3名县内知名人士、法学专家为院的人民监督员。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逮捕、撤案、不起诉等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还把人民监督员扩编为院绩效考评小组特邀成员,人民监督员不仅要对有关案件逮捕、撤案和不起诉作出决议,而且要对全院队伍管理、业务管理以及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议,直接参与绩效考评工作。三是整章建制,征求社会意见完善考评。不仅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意识,而且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形式。利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集中教育整顿”、“形象工程”以及“先锋工程”等载体,以座谈会和征求意见函等形式,诚挚征求社会各界的合理化建议。经过认真梳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根据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完善了《干警行为规范》、《自侦案件管理细则》等7项35条,增加创新工作、创优工作项目5项,充实到全院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绩效考评体系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全院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干警涉案、涉形上访信访“0”记录,违法违纪“0”记录,安全事故“0”记录。人民群众满意率大幅度上升。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