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2011-11-18 13:50:14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马怀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11月18日讯 初冬时节,密山市和平乡三人班村农民张怀玉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盘点一下“丰收年”,农业收入15万元,家庭人均收入5万元。日前,记者在市农委了解到,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鸡西市经管站负责人高兴地说,如今农民的腰包真的鼓起来了,这得益于鸡西市农业战线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今年,先后制定了《鸡西市农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鸡西市农民增收规划》,并经常动员农民、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引入新观念,引入新技术,引入新的发展模式,为农民开通增收之路、打开致富之门,从而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粮食产业一直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近40%。因此,近年来,鸡西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水稻、玉米等高产、高效作物发展潜力巨大,促农增收作用显著。今年,我市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对三大作物进行结构调整,全市种植水稻240万亩、玉米275万亩、大豆165万亩;通过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机化步伐,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大机械标准化作业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同时,沿方虎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带,今年已建成旱田示范区8个、水稻示范区9个,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内粮食单产可增加15%以上。

  以蔬菜、食用菌生产为主,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今年,种植蔬菜9万亩,同比增长50%;生产食用菌3000万袋,同比增长50%。

  相对于种植业而言,畜牧业受资源约束小,发展空间更大,拉动农民增收的潜力也更大。因此,鸡西市千方百计发展畜牧业,今年,预计全市畜牧业产值将达到2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

  与此同时,鸡西市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比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从而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提高了农民幸福指数。

  全市604个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搞生产、闯市场、增收致富。密山市绿莹高丽米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10户,通过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使全社水稻标准化育苗率达到100%,年产粮食25000吨,纯收入1850万元,户均8.8万元。一些地方的农户收入已不仅仅靠种地,他们干脆把地包出去,到煤矿打工,开商店、饭店,搞运输,家家都有不菲的收入。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