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9日讯 为做好明年的农业生产工作,秋收一过,鸡西市多举措提早备春耕,确保明年农业丰产增收。
据了解,今秋,鸡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秋季农业重点工作,在加快秋收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秋整地、秋建棚、秋备土等工作。
秋收一结束,鸡西市各地立即进入秋整地工作。为高标准、高质量搞好秋整地工作,制定下发了《鸡西市2011年秋整地工作方案》,明确了秋整地工作责任、目标。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加强合作社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壮大经济实力。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购买机具补贴的要求,今年共为合作社补贴各类农业机械200余台(套)。同时,把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优先向管理规范、有规模、有技术力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
整地期间,鸡西市每天出动大中型农机具4000多台(套)。整地高峰期日完成秋整地作业量达到20多万亩。各地在秋收秋整地期间,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农机监理等部门对开展作业的合作社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不堵截、不发难,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针对今年柴油紧缺情况,各级政府主动与石油部门协调,对争取到的300吨柴油,优先用于合作社作业中,有效缓解了合作社用油压力。还积极为合作社和农户牵线搭桥,落实作业地块,并无偿提供作业需求情况、天气变化、作业价格等信息服务,指派农机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帮助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据了解,鸡西市秋整地任务330万亩,实际完成345万亩,为整地任务的104.6%,超计划完成了整地任务。
与此同时,搞好宣传发动,加大力度,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水稻秋建棚工作。鸡西市结合场县共建和院市共建活动,通过大棚育苗和小棚育苗对比、水稻大棚育苗大户典型现身说法、农业技术专家专题讲座、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建设水稻育苗大棚。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和水稻种植户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水稻大棚育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今秋省下达给鸡西市新建水稻育苗小区78个、大棚3290栋、大棚总面积1004400平方米。11月末前已建大棚小区46个,大棚2305栋,面积721884平方米。其它小区已全部完成了秋建棚基础设施建设,明春3月20日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同时,今年省下达给鸡西市水稻智能催芽基地4处,总投资4012万元,其中:省投资金28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212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75万元,占总投资的64.2%。明年水稻育苗前可全部投入使用,水稻智能化催芽覆盖的本田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以上,提高了鸡西市水稻种植标准化水平。
据介绍,目前,鸡西市水稻育苗应坐床1680万平方米,已完成1100万平方米,占应完成的65.5%。鸡西市水稻育苗应备土40万立方米,已完成33万立方米,占应完成的82.5%,为明年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