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环境友好”优先的城镇化道路——《特色城镇化 崛起黑龙江》系列报道之四
2011-12-16 14:39:5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6日讯 题:“环境友好”优先的城镇化道路——《特色城镇化 崛起黑龙江》系列报道之四

  记者 印蕾

  条条景观绿化带装点着“三优”文明城,片片林网筑起坚固的“绿色长城”,14个旅游名镇风姿绰约宛如跳动的音符,300多个蓝天弹奏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2008年以来,省委着眼于深度开发“第二战略资源”——生态绿色资源,打造建设园林城镇、生态城镇、绿色城镇和旅游名镇,做足做好“四门功课”,龙江的特色城镇化走上了“环境友好”优先的发展之路。

牡丹江开展城市绿化工程。资料图片

  园林城市 绿拥翠绕

  晨练路上,道路两侧灯杆上多了一排排的花球,那或艳丽或含蓄的鲜花像是在向晨练的人们问好;下班途中,高大碧绿的行道树,与各色花草相互映衬,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慰着疲惫的心……在省城哈尔滨,城市绿化的画卷愈加丰富多彩。

  2011年,哈尔滨市重点实施了入城口和铁路沿线绿化提档、街路景观提档、生态廊道绿化、公园绿地扩充、居住区(庭院)绿化达标、绿化管护防治和园林绿化科技建设“七大工程”。经过绿色洗礼的哈尔滨正以一个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形象向人们走来。

黑河市街区绿化拼版照。资料图片

  地处东部的煤城七台河,投资4亿余元,强势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人民公园、万宝荷花园、清园、胜利广场、福源广场等10个具有相当规模与良好生态效益的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品位。街头巷尾、墙头拐角处建设的20多处绿化结点,置放了文化石、园林小品等景观,改善了城市街头绿化景观效果。对政策性关闭采煤矿山、缸窑沟煤矿、桃山水库饮用水源采石矿山进行了植被恢复,使矿山恢复了原有的自然风貌。

  城市绿化带来的变化发生在省城,发生在煤城,发生在东部,发生在西部。预计2011年与2007年相比,黑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城市同期4.5个百分点,相当于多增城市绿地面积3000公顷。省社科院的研究人员预计,按此速度发展,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将由2011年低于3个变为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彻底扭转第一森林大省城市绿化覆盖率长期大幅低于全国的被动局面。

新时期林都伊春新貌。资料图片

  既见树木 也见森林

  2011年4月8日,省城和平会堂。全省三年造林绿化会战总结表彰暨2011年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在这里举行,62个先进单位的代表和369名先进个人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大红花,隆重接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时间退回到2008年,这一年,省委提出大干三年,绿化龙江大地的战略目标。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造林绿化座谈会、推进会,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省政府成立了三年造林绿化会战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林业战线的工作人员感叹到,这样高规格、全方位的谋划部署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前所未有。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兴安岭森林得以休养生息。资料图片

  绿化龙江大地的号角吹响后,全省总动员,各行各业都参战。三年完成造林1014万亩,全面完成了省委提出的三年造林1000万亩的艰巨任务,对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植树增绿,减伐护绿。曾以贡献木材为主的林都伊春,近年来将立市目标确定为贡献生态。陆续停伐天然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濒危珍贵树种,使森林的结构得到了恢复。全市森林蓄积量历史性地实现了森林年净增长500万立方米以上的良性循环。

  贯彻国家天保工程要求的四年间,我省宁肯舍弃本省眼前利益,也要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四年主动减产少消耗森林资源上亿立方米,新增森林蓄积量将达3.1亿立方米,占全国四年新增森林蓄积量的1/9强;预计全省森林蓄积量将达16.8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量比重将提高到11.1%。生态大省彻底扭转森林蓄积量“消大于长、长消平衡”的被动局面,步入“长多消少、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格局和资源节约型良性发展轨道。

旅游名镇建设助推旅游业快速发展。

  旅游名镇 华丽转身

  北国风光,美在龙江。北极村、亚布力、镜泊湖、连环湖……这些驰名中外的龙江美景,如今已不再是单一的景区概念,在快马加鞭的建设中,14个重点旅游名镇将为游客奉献国际化、个性化、完备化的高端复合型旅游精品。

镜泊小镇,异国风情。资料图片

  镜泊小镇总投资9.8亿元,建设规模8000平方米,已有开工项目15个,未来游客在此可“喝上矿泉,泡上温泉,住上木屋,打上高尔夫,逛上风情街(俄罗斯和东南亚)”。亚布力重点旅游名镇总体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区域发展规划概括为“一核(旅游核心区)、一带(观光旅游带)、三区(综合服务区、滑雪运动区、生态旅游区)、三十六景(农家庄园、水上乐园、世博龙江馆、国际狩猎场等)”。

  14个旅游名镇你争我赶,建设之花竞次绽放。建设旅游名镇,做大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富裕人民群众。预计2011年与2007年相比,我省着力打造的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14个旅游名镇将带动全省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将由42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增幅达近两倍。省社科院的专家认为,由单纯开采资源、出卖资源发展向开发经营生态资源景观转变,这称得上是资源大省发展方式上的一次“华丽转身”。将我省单一的旅游资源建成复合型旅游经济增长体,必将着力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腾飞。

国内第一环保监测船在松花江启航。图片来源省环保厅

  碧水蓝天 飞鸟与鱼

  “林都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一句话,让人感受到伊春这座森林之城的浓浓绿意,眼前也会浮现出一幅生态环境极佳的绝美画面。2009年,伊春收获361个蓝天,一级天数高达224天。

  2010年,省城哈尔滨,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优良天数比例85.8%。鹤城齐齐哈尔,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率为100%,优良天数比例为94.2%。油城大庆,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优良天数比例为97.3%……

  天蓝了,水清了。

松花江休养生息重现盎然生机。图片来源省环保厅

  松花江哈尔滨段滨江铁路桥附近,小女孩宋语诺正兴致勃勃地蹲在水边看爷爷钓鱼,脸上绽开了笑容。在他们身边,钓鱼和拾蚌的人还有不少。

  在松花江的另一段,同江市横江口向阳滩,渔民曹同海的脸上同样绽开了笑容。这里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界处,一网下去,不仅鱼多,而且还有条四五斤重的大鲤鱼。

   松花江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松花江干流在黑龙江省长度为939公里,流经60个市(县),流域面积近60%,流域人口占全省70%,流域内经济总量占全省70%。

  “谁来给松花江水质的变化做个鉴证?鱼和水鸟是最好的检验员。”黑龙江省三江环境监测站站长宋男哲说。由于松花江冰封期长达近半年,鱼类能过冬才能有大鱼出现,这就对水中溶解氧浓度有很高要求,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水质评价指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同江断面溶解氧浓度稳定在Ⅰ类水体标准。

   近年来,我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并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的投资使全省污水处理厂数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厂由原来的6座发展到5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从45万吨提高到290万吨。目前,所有省辖城市全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松花江流域水质得以显著改善。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我省努力“使松花江成为全国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样板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示范区,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来自省社科院的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11年与2007年相比,我省财政环保投入由44.3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以上(环保投资排在全国前10位),实现四年翻一番还多。由此我省大气污染程度和江河污染程度明显降低,多项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向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