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12月19日讯(记者 王蕊)12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智库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医大校长杨宝峰教授被聘为首批智库专家。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是国家教科文卫宣传的主阵地,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第一电视平台,其宣传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智慧含量高。启动智库建设,是科教频道强化核心竞争力,塑造专业话语权的举措。
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智库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建立并启动智库,聘请国内科技、文化、教育界的最权威专家担任智库成员,是科教频道在央视各频道中率先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据悉,首批智库成员的产生是经部委推荐、媒体评议和频道遴选三个环节,在全国范围内最初框定的158位候选人当中,反复讨论,慎重推敲,最终决定邀请包括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内的14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出任科教频道智库的首批专家。这些专家当中,有德高望重,为国家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专业突出、研究成果丰硕的学科带头人,有学养丰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被评价为我国科教文卫事业宝贵的资源库、顶级的智囊团及高端的意见领袖,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普及、宣教科教文卫知识,跟踪全球高端的科教文卫的最新动态,汇集了高端的专业资源,提供了专业的学科支撑和高端的智力支持。
杨宝峰院士在发言中,以饱满的热情,表达了一位科技工作者对中央电视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关注科学普及举措的高度肯定,并以智库成员的身份,表达了对国家科技事业高度发展的期待与厚望。他的精彩发言,博得了在场领导和专家的喝彩。
杨宝峰教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他首次提出“离子通道作用靶点学说”,发现心律失常诱发心源性猝死新机制和药物作用新靶点。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十年先后承担国家1035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18篇,在《自然•医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被《自然•医学》评为2007年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启动仪式上,科教频道总监金越致辞,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副总监冯存礼为14位智库成员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