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中国·佳木斯第九届三江国际泼雪节综述
2012-01-30 10:45:31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于大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0日讯 泼雪节,让市民享受到了一个冬季的娱乐盛宴;泼雪节,改变了佳木斯旅游整体格局;泼雪节,成为佳木斯冰雪游的对外宣传的“金质名片”……以大自然赐予的冰雪为载体并成功举办了九届的三江国际泼雪节已经为“三江明珠”佳木斯的一道亮丽的冬季文化景观。

  旅游与民生息息相关,从民生的角度去审视、运作,把民生作为办节重点,成为三江国际泼雪节的办节理念。在“关注民生、惠及市民”思路的引领下,泼雪节蒸蒸日上,不仅成为一张让世界了解佳木斯的城市名片,更成为佳木斯百姓的节日,成为服务民生的新载体。佳木斯市民成为冰雪节的培育者、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越冷越“热”泼雪节

  自2003年第一届泼雪节到现在,佳木斯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泼雪节。毫无疑问,以往的八届泼雪节都是成功的,对佳木斯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正因如此,通过多年来的培育与发展,如今,一年一度的三江国际泼雪节是融冰雪文化、民俗文化、旅游经贸、冰雪运动于一体的冰雪旅游盛会,成为“华夏东极”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然而,成功只属于过去,以往泼雪节的成功更让今年的泼雪节组织者们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泼雪节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受到全市人民的关注,毫不夸张地说,更受到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泼雪节如何办,怎么办,如何才能让泼雪节提档升级,是按部就班地前进,还是华丽转身成为本届泼雪节组织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经过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社会办节、群众办节、市场办节的前提下,一个全新的构想出现在大家面前。

  节庆活动不在于安排多少活动,而在于有多少大众亲临其境,感受其间的文化氛围和节日气氛,而且公众的参与不仅仅是观看,而是一起热情地参与其中。在这样的前提下,本届泼雪节以“感受冰雪文化魅力,体验冰雪旅游风情”为主题,突出国际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让泼雪节成为百姓自己的节日,让百姓成为主角,让百姓感受到冰雪的欢乐……第九届三江国际泼雪节发生了质的变化。

  虽然今年佳木斯遭遇了近年同期少有的低温天气,但严寒挡不住人们参与泼雪节的热情,长达两个月的泼雪节中,众多国内外游客在观冰赏雪中喜迎新年,越冷越“热”的佳木斯冰雪旅游进入了黄金季节。

  从“升温”向“升级”转变

  作为最具鲜明北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冰雪旅游集观光、健身、娱乐于一身,深受旅游者的青睐。近年来,佳木斯市冬季旅游景区松花江冰雪大世界、卧佛山滑雪场、共和湖滑雪场等硬件设施日益完备,种种迹象表明,如今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从“升温”向“升级”转变的条件日臻成熟。第九届三江国际泼雪节成为了这个转变的最好契机。

  人们对冰雪旅游的认识多直观地集中在冰雪运动、冰雪艺术、冰雪娱乐等参与项目中。滑冰、滑雪、看冰灯、赏雪雕、玩冰尜、乘冰橇……是冰雪旅游的主要内容。旅游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发展初期,文化性的凸现则发生在后续阶段,加大投入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冰雪旅游的文化品位,对进一步扩展冰雪旅游资源,促进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果从长远的更高层次考虑,加大文化内涵的补充不失为明智之举。

  本届泼雪节由市旅游局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极具视觉和感观冲击力的集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于一身的大型群众性冰雪活动已陆续展开。其中,泼雪节开幕式上,世界第一“耐寒奇人”金松浩为市民带来精彩的耐寒表演至今仍让市民难以忘怀,泼雪节在为全市百姓和国内外游客带来极大的视听享受外也大大增强了佳木斯市冰雪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

  创新性、特色性,是如今旅游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以奇制胜”的原则。佳木斯市的冰雪旅游业依托大自然赐予的特有资源,继续深挖潜力,发掘文化新内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格局和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旅游大市、旅游强市的目标正越来越近。

  提升幸福打造快乐城市

  通过举办系列具有牵动性的大型集中活动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提升佳木斯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牵动经贸、投资、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江杏花节、三江国际旅游节、三江知青节、三江国际泼雪节,填满了佳木斯的春夏秋冬。四个节日,百姓是主角。赏花、戏水、秋收、泼雪。这其中作为一年四季中最漫长的冬季的欢乐盛宴——泼雪节自然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市旅游局局长李大林告诉我们,本届泼雪节时间跨度近70天,期间涵盖了元旦、春节、正月十五等多个最为百姓热衷的节日,所以今年的泼雪节更突出了全民参与的特点。在这个大前提下本届泼雪节推出了由市教育局、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2012年佳木斯地区高等院校艺术类高考推介会”;由市体育总会组织的“黑龙江省东部六城市户外爱好者登山活动”;由市文广新局举办的“喜迎新春佳木斯首届京剧名角名票演唱会”;由郊区政府举办的“迎新春农民雪地足球比赛”;由市教育局、郊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滑雪体验活动”;由市教育局组织的“佳木斯市中小学生冰上运动会”;由全市各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由市总工会组织的“第八届全市职工冰雪趣味运动会”等等一系列让百姓成为主角的活动。

  此外,涵盖了冬泳表演、普及健身性冰上运动、组织指导市民开展“快乐舞步”健身活动及“走进冰雪,感动你我”摄影活动等内容的“挑战冰雪,快乐健身”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冰雪娱乐项目进社区、首届旅游商品展示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也将于泼雪节期间陆续举办。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在本届泼雪节举办过程中,将冰雕雪景搬进社区,老弱、残疾、儿童等不出社区便能欣赏到冰雕雪景,感受到浓厚的节会气息。

  历时70余天的泼雪节里佳木斯已经成为了一座欢乐的城市,松花江上,在流光溢彩的冰雕雪塑中,人们不分老幼,互泼白雪;夜幕降临,人们还可以燃放焰火、施放祈福彩灯……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无论你来自哪里,都会被现场热闹的气氛所感染,快乐,已经成为泼雪节的主题。

  冰雪为轴带动经济增长

  “冰雪经济”架构起城市的冰雪产业优势,形成以冰雪为“轴心”,旅游、商贸多元跟进的产业体系。

  借助冰雪旅游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是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丰富了冰雪旅游文化的内容。

  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即使旅游产品再好,如果不“广而告之”,那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知”。我市的赫哲族、朝鲜族等民族的生活方式、娱乐形式等民俗事象,都是冰雪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财富,也是旅游创新的突破点。借助冰雪旅游这一平台,将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是对弘扬民族文化的贡献,同时也补充提高了冰雪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自2003年第一届泼雪节举办以来,就一直以创新和创意为最大的特点,佳木斯的“冰雪经济”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起来,直至如今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经济收入都连年刷新纪录。

  一业兴,百业旺,围绕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挖掘冰雪运动背后的经济链,佳木斯市的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泼雪节期间的“冰雪经济”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泼雪节带来的实惠体现在钱袋里。”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泼雪节期间,他平均每天至少多赚50元。据统计,一名爱好户外运动的专业“驴友”,每年冬季花费在滑雪上的费用都要超过万元,其中包括交通、食宿、购物等。如果需要更新滑雪装备,差不多还要再增加5000多元……

  泼雪节历时两个多月,涵盖了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和冰雪文化等众多活动。游客因泼雪节在佳木斯逗留期间所发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消费,为佳木斯带来了更为可观的投资和收入。“冰雪经济”有力促进了佳木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改善了这个昔日“老工业”城市的经济结构。同时,泼雪节的品牌影响力也大大提升了佳木斯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说,“冷资源”带来了“热商机”。

  让我们感谢泼雪节,是它,一路引领冰的精灵、雪的精魂带给了我们两个多月的欢乐。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的发挥优势,提升实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佳木斯而努力奋斗的大前提下,我们有理由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相信今后我们这个城市的泼雪节读本会书写得更美丽,精彩必将一直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