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呼中经济社会呈现喜人变化 实现“六大新变化”
2012-02-07 10:15:46 来源:大兴安岭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7日讯 大兴安岭呼中区以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和带领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生态、活力、富裕、和谐、魅力新呼中的建设中来,从而使呼中区实现了“六大新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这个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653万元,同比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999万元,同比增长36.6%;一般财政收入实现1102万元,同比增长34.5%,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0110元,同比增长16%。

  最难得的变化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该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招商引资37045万元,同比增长23%。新增5个超千万元项目,总签约额达到5.4亿元。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中,被列为大小兴安岭重点扶持的12个小城市之一,享受二期“天保”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以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政策。

  最突出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他们引进了厦门润德园投资有限公司麦饭石生物制剂项目,木耳产量提高了30%,全区黑木耳产量达2830吨,创产值1.6亿元。完成了萝北名山风景区、加区1300平方米,漠河北极村1000平方米木屋生产任务,林产工业实现产值18859万元,同比增长10%。成立了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山旅游开发公司,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27万元,同比增加38%。探明飞虎山铁、铅锌矿、碧水铅锌矿、偃尾山铜多金属矿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体三座,注册成立了矿产开发公司,与广东恒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2亿元的铅锌矿、磁铁矿选矿厂项目。

  最直观的变化是城镇面貌明显改观。该区以打造北欧风格、建设滨水生态旅游名镇为目标,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特色风貌规划,重点实施了秀中园、慧园、清溪公园、休闲广场、“兴安欧式风情街”等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区内主街硬化率达100%;林碧公路、呼阿公路相继通车。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共新建楼房53栋、花园式平房改造1526栋,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最可喜的变化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加大路网建设力度,呼阿公路全面竣工,开通了呼中至齐齐哈尔的旅客列车,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投资900余万元对火车站、三镇幼儿园、中小学校及沿街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和亮化改造。认真落实各项增资政策,完成林业职工工资调整和公务员调资工作,职工月增资1136元,较2010年增长了一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新增就业1503人,1799名集体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医保核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补助最高核销额提高到15万元,群众得到更大实惠。

  最深刻的变化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顺利完成了区镇党委、人大及政府换届工作,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拿出7个科级干部岗位进行了“公推差选”,增强了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换届需要,对全区部分班子进行了调整。深入开展了五型政府创建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健全了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