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5日讯 新青区在学习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中,精心谋划今后的发展思路,唱响第三次创业主旋律,明确“生态立区、开放兴区、产业强区、文化塑区”战略工作思路,把产业作为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支撑,在调结构、上产业、项目驱动上下功夫,全力构筑比较发达的现代林区产业新体系。
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打造“旅游商贸服务中心”。新青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他们科学谋划,打造精品,重点建设白头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荷花园和全市最好的花圃,建立白头鹤驯养和繁育基地,充分发挥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监测、野生动物救护、旅游观光等多项功能。同时,拓展旅游项目,对木材采伐、沙金采掘、马套子、爬山虎、绞盘机、淘金船等一些有特色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进行文化包装,力争通过5年的时间,形成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商业化开发别墅等休闲度假场所,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度假胜地,扩大“中国白头鹤之乡”的建设成果;提高商贸服务业的层次,建设具有展示交易、物流、信息、市场拓展等多功能、配套完善、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园区,打造伊春北部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性物流中心。同时,进一步繁荣新青商贸大集,发展电子商务,健全住宿、餐饮、娱乐、信息、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项目,建设“旅游商贸服务中心”。
发展“原生态”产业,打造“原生态产业之乡”。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模式,着力发展“原生态、绿色、健康”的特色种植养殖业、森林食品加工业和北药加工业,做精产品,打造品牌,把广大种养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向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与市场无缝对接,让稀缺、高档的“原生态”产品卖上应有的好价钱,从而大幅度提高附加值。主要发展以真菌多糖系列保健品、速食食品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以蕨菜、猴腿为主的特色山野菜加工;以蓝莓、松子、榛子为主的山野果加工;以玉米、脱毒马铃薯为主的特色种植加工;以原生态猪、狗、鸡和獭兔、鹿为主的特色养殖加工;以五味子、人参为主的北药种植加工,进一步提升“原生态产业之乡”的层次、品位和名气。
发展绿色能源业,打造“绿色能源之乡”。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成为该区主要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老白山风电场一期工程3万千瓦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年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今年,该区重点完成老白山风电场建设,加快平顶山、长青山风电场建设。利用森林抚育剩余物、养殖种植废弃物、藤条灌木、木材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等发展生物质能源。探索开发水能和太阳能,建设“绿色能源之乡”。
发展矿产资源采掘加工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区在注重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正在积极谋划开发石墨、矿泉水、岩金等矿产资源。他们实施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加大对上争取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力度,建设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综合利用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矿产业。同时,发展碳汇经济、营林产业和绿化苗木产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端产品。他们着力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企业整合,壮大初级产品、半加工产品和高端产品依次递进的产业链,建设木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扶持壮大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在实木家具行业中,“友春”商标已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鼓励友春木业、艺达木饰品公司和根韵乐器工作室等企业,进行文化技术创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原料林基地,对外合作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全面缓解停止主伐后木材加工业原料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