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4月11日讯 “工程街这片绿地看着让人太透气了,而且位于松花江沿岸,能为冰城旅游增色不少。听说这绿地是过渡性的,前几年总听说要盖楼,今年会盖吗?能不能保留下来呀?”这是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的市民李忠海打来电话反复强调的内容。
这两天,冰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树木的枝条上渐渐萌生出了新芽,春的气息更浓了。李忠海口中的工程街绿地是指工程街、工部街、经纬街和友谊路围合的万余平方米空地,目前为过渡性绿地,里面以草地为主,还长有榆树、果树、丁香,而且已“过渡”22年。李忠海常在江边健身,与周边大多数居民一样,对这片绿地有着难舍的情结。
踏访:
现存大榆树
和千株丁香
“这片地儿冬天建有冰景,夏天恢复成一片绿地,可好了。”
——21路车队调度室工作人员
9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经纬街、友谊路、工部街、工程街围合而成的这片绿地。这里四周高楼林立,绿地临近松花江江边,格外显眼。绿地内的干草还没有返青,靠近工程街和工部街一侧的草地高高凸起,四周还有几处拆除冰景后留下的一点残冰。
记者注意到,绿地内共有三棵大榆树,一棵靠友谊路一侧,一棵靠经纬街一侧,一棵靠工部街一侧,每棵树的胸径都在50厘米以上。据了解,榆树属于慢生树种,每年胸径只增加0.5厘米,据此推断,这三棵大树至少有100年了。值得一提的是,绿地内还有10余株亚乔类的山桃稠李等果树,更有成墩的千余株丁香,已经长到1米多高。
住在附近的市民张玉香说,这里过去是哈尔滨车辆厂的家属房,这片平房里有很多大树,长得可好了,厂子搬迁后,大树也没剩几棵了。不过,现在种的丁香树,到了五月份开花时,特别漂亮。
“大约三年前,听说这里要盖大楼,后来周围的居民强烈抗议,渐渐地就没动静了。我每天锻炼都从这里路过,就指着在这里透透气。现在城市的绿地已经很少了,更应该把它保留下来!”每天途经工程街绿地到江边儿遛弯的董新老人说。
调查:
绿地处盖楼已经被搁置
这块地是1989年改造二环路时拆迁遗留下的空地,原有居民已经安置,属性是商服公共设施用地。到今年,这块绿地已经闲置了22年。
——哈市房产住宅局原副局长张军良
为了追寻工程街绿地的“前世”,记者找到了哈市城乡规划局原常务副局长解庆国。在珠海疗养的解庆国告诉记者,工程街绿地,是见证哈尔滨开埠城建历史的地方,这块地方是“三十六棚”的一部分。“三十六棚”说的是1898年初,当时的沙俄确定以哈尔滨为中心修筑中东铁路后,中东铁路的附属工厂哈尔滨临时总工厂车辆厂于同年6月开始修建。车辆厂投产之初,所雇1300多名工人中,九成是中国工人,他们大多数是中东铁路沿线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河北、山东贫民。1903年,沙俄中东铁路管理局在临时总工厂南侧搭建了36个“人”字形大窝棚,供中国工人居住,俗称“三十六棚”。这里是道里区人口多、楼群密集、环境较差的一个居民小区,东起经纬街,西至工程小区,南起经纬十一道街,北至友谊路,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84年,哈市政府曾对“三十六棚”进行一期工程改造,推倒了原有的工棚式住宅,建起多层的居民楼。
“工程街绿地的变迁过程,是由哈市二开发来完成的,建议你咨询哈市房产住宅局。”在哈市城乡规划局原副总工程师陶玉祥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哈市房产住宅局原副局长、现任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军良。据张军良介绍,目前,这块地属于哈市政府土地,面积是9876平方米,是1989年改造二环路时拆迁遗留下的空地,原有居民已经安置,此地的属性是商服公共设施用地。到今年,这块绿地已经闲置了22年。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2009年1月24日,工程街绿地的土地招拍出现在哈市国土资源局网站。按照规划,绿地将建设新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计划该楼建成后将位于哈市道里区新阳路296号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到这里。
时至今日,工程街绿地盖大楼的消息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这里还是一块过渡性绿地,既没有盖楼,也不见种树。记者从哈市规划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这块地今年年内没有盖楼的计划,也没有其他用途的设想。当年要盖“市民大厦”的规划已经被搁置,无人提及。
建言:
永久保留建成“森林”
哈尔滨今年提出建设老城区绿化提速,工程街绿地应该发挥大用场,变更土地性质,把过渡性绿地变成永久性绿地,是一件利城利民的大好事。——哈市人大代表陈利铭
“由于城建严重缺失对绿化应有的重视及监管,哈市的绿化状况尤其是老城区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日前,曾任省建筑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我省热心公益的建筑师李长敏说,新一届的哈市政府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走景观化、生态化、特色化之路,全力打造森林城市”这一战略性的绿色城市理念,切中了当前哈市城市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要害,描绘了充满希望的老城区处处可见片林的美好愿景。
连日来,哈市人大代表陈利铭、张宇晖也呼吁工程街绿地应在今年春天建成片林。张宇晖说,放眼老城区,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基础设施也越来越便民,绿化却成了城建的短板,工程街绿地建成片林,不仅可以让老城区生态环境提档升级,而且在高楼林立、建设得像屏风一样的松花江边,在心理上给人们有个喘口气的地方。陈利铭说,老城区缺少大树,而工程街绿地闲置了22年。哈尔滨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今年提出了建设老城区绿化提速,工程街绿地应该发挥大用场,变更土地性质,把过渡性绿地变成永久性绿地,建成城市森林真是一件利城利民的大好事。
哈市城乡规划局原局长张相汉也表示,今春绿化已开始,哈市下决心把工程街绿地变更为永久性绿地,是最省钱的办法。而且工程街绿地面积近万平方米,非常适合建设城市片林,若成为现实,将成为哈尔滨在城建与绿化争嘴的博弈中,绿化首胜城建的经典范例,为老城区核心区增添了一片“微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