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21日讯(王良武 訾立民 记者孙晓锐) 21日,在东宁县老果蔬厂的荒地上,全县机关干部、中学生以及志愿者共一万多人放弃休息时间,将五万余棵松树整齐的栽植在荒坡上,大家都为东宁的生态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塞北小江南”变得更加美丽宜人。
近年来,东宁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富民产业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3.2%,成为全国沿边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生态产业的拉动下,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5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万元,分别名列全省第一和第二位。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自2003年起,东宁县把生态建设作为“天字号”工程,先后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侵蚀沟治理工程、插柳护岸工程、封山禁牧工程,并与绥阳林业局联合实施了“县企共建退耕还林工程”。目前,东宁县已累计退耕还林37万亩、插柳护岸6000多亩,如今绥芬河干支流河岸基本郁闭,大的侵蚀沟全部封闭,25度以上的超坡地全部退耕。
据东宁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4月10日起,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就在全县拉开了帷幕,今年计划造林面积共101375亩,红松林64000亩,大榛子3020亩,补植补造8500亩,绿化18个村18条道路,治理18条侵蚀沟,封山育林15000亩。东宁县提出,力争五年内实现县域森林面积1000万亩的目标,使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从而成为全国沿边生态产业第一城。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