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21日讯(记者孙晓锐 印蕾) “吉炳轩同志代表十届省委所作的报告中描绘了未来五年我省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我们高等院校要立足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全面抓好落实。特别是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方面,要承担起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田文媛说。
来自教育战线的田文媛代表在高校工作已有十多年时间,她深有感触地说,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报告对于未来五年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高校必须以此作为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强化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用科学理论指导我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点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哈尔滨医科大学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更要继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持续开展学雷锋活动、学习于维汉活动,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抓好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和学风校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组织教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探索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入学生心灵深处的有效渠道;教学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现方式;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者要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应当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强化育人意识,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构建大德育体系,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哈尔滨医科大学已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我们的体会是,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田文媛补充说:“我们要对多年来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并深入开展理论的研究,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发挥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要通过‘三好一满意’、‘三下乡’、‘四进社区’等载体建设,通过校史馆、伍连德纪念馆等基地建设,通过大学生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的开展,丰富文明单位建设实践内容,打造我校文明创建活动的优势品牌和特色品牌。要设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专项研究基金,组织课题招标,鼓励党务工作者和行政干部结合实际撰写论文,发表理论文章,提高理论水平,形成研究成果。”
田文媛介绍说,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校专门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关于推进学校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决定》,这是学校未来一段时期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校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划,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哈尔滨医科大学要按照这次大会的要求,扎实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会取得新成绩,为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 “95后”双胞胎列车安全员的故事
- 1月25日新闻
- 春节前国内油价或现“二连涨” 加满一箱多
- 张庭纳税21亿!做什么赚这么多?
- 中国经济呈企稳态势预期稳健
- 一图看懂 黑龙江全力开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
- 县公安局党委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 许亨植:白山黑水间的百战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