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专访袁世凯曾孙:原汁原味袁缉燕
2012-04-23 13:40:2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陈云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3日讯 原始,原名袁缉燕,华裔加拿大人,1941年出生于北京,曾祖父为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祖父为袁克定。

  21日,《文脉·形态》——原始、雷子人、匡里、夏恩智四人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幕,四名艺术家均拿出了自己的“墨宝”。其中,原始先生的作品更是从北京乘车14个小时来到哈尔滨。省领导陈述涛、何小平、赵雨森出席了《文脉·形态》开幕式。该画展将于27日结束,其间市民可免费参观。

  21日,在马迭尔宾馆的房间内,原始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袁氏家族的一些故事。

  4月15日,原始从加拿大来到北京,做了些画展前期准备后,于19日晚抵达哈尔滨,昨日接受采访时,71岁的袁老丝毫没有疲态。一条淡蓝色牛仔裤,一件深蓝色牛仔衬衣,加上一双大头皮鞋,一个典型的西方打扮,他打招呼的方式也透出了西方人的幽默,“我和我的画一样,都坐了14个小时的汽车,因为它们‘身体’不好,不能乘坐飞机,所以我也跟着沾光了。”

  西式的打扮和语言风格只能说明他久居国外,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东方人。

  从20岁起,袁老就喜欢朴素、质朴、天然的东西,认为人工化的东西不仅没有深度和内涵,还破坏了天然的原汁原味,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原始。

  袁缉燕成为一名画家,是有着深远的背景的,“主要是受我母亲影响。她是一名旧式妇女,受的是四书五经的教育和私塾教育,所以她琴棋书画都很好,尤其是国画。其次就是从小生活环境的熏陶。家里边还有袁克定那儿,住宅都挂满了一些名人的字画,有很多是水墨画大写意。我经常看着那些画出神,那些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意境真得让我很难忘。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绘画。”

  喜欢归喜欢,真正让袁老坚定走绘画之路的却是他的曾祖父袁世凯,“倒不是袁世凯支持我,是因为他‘窃国大盗’的帽子。因为受他的影响,在青年时代,我已经意识到了我在这个社会是“二等公民”,我没有别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受,只能用绘画来发泄心中的压抑、愤怒和忧郁。我也会遇到一些快乐的事情,但就像养成的习惯一样,我似乎不愿意讲出来,就也通过绘画来表达。”

  虽然有着相通的血脉,但袁缉燕和袁世凯却是素未谋面,“见面确实是没有,但对我的影响确实是不小。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高年级的同学学了历史,知道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下了课就跑到我们教室门外指着我,说这是‘窃国大盗’的孙子,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袁世凯的曾孙,反正就觉得他们很不友好,甚至有些侮辱人。我那时候很小,我也不大了解历史,就知道袁世凯是我的曾祖父。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袁世凯给我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在这个社会是被人嘲笑。现在回想起来,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

  因为有着特殊的身世背景,袁缉燕在很多时候都遭到排斥,甚至还丢了工作,唯一没有丢下的就是他一直热爱的原汁原味的绘画。1989年,袁老带着他的画笔与梦想,远赴北美,在美国待了4年后,移居加拿大。

  在袁缉燕的记忆里,他的祖父袁克定是一个读书人,“1945年和1946年,因为祖母生病,我随着祖父带着仆人在颐和园清华轩住了差不多两年。那时候我已经5岁了,所以记得很清楚。袁克定那个时候除沿着长廊、昆明湖散步以外,就是读书,家里的书柜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藏书。因为在德国留过学,他德文非常好,也略通法文,中文文笔当然就更好了,因为当时他已经远离了政坛,并且对政治很失望,所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读书写作上。

  日本侵略中国时,曾经邀请袁克定做北平市长,但被他拒绝了,“这件事使家族面临很大的压力,日本人也派出了好多特务将我们家监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袁克定做过文史馆的馆员,据长辈们说,就是为了要让他写那一代的回忆,因为当时政府把袁世凯作为负面人物,所以他不愿意说,也不怎么上班。”这些就是袁缉燕对袁克定的全部回忆。

  袁缉燕有一手绝活,他可以将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完美结合。说起这门手艺,还得从袁老的经历说起,“小的时候,只接触到袁克定保存的中国画,觉得中国画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常喜欢。青少年时代,开始接触西方绘画,觉得这种用具象表达的手段更完美一些,就喜欢上了契斯恰柯夫的学院派。上世纪70年代,又逐渐地喜欢上了法国印象派,觉得这种派别光和色的运用更到位,表现出来的东西更活泼、更明朗、更有生气。”这期间,袁老的偶像也从张大千变到利维坦,再由利维坦变到梵高、莫奈。

  在偶像转变的同时,袁老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每过一段时期,我都觉得我在某些方面并不比我的偶像差,对他们的崇拜程度也就在逐渐下降,我觉得他们跟我更像是朋友、是知音,我们在精神上有了交流。通过不断地研究这些画,我就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绘画风格。移居到北美后,有机会见到各国的画家和各种风格的作品,强烈感觉到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中国的文化底蕴,又有西方文化的积累,我开始逐步地在创作中体现中国元素,并用世界各地都能接受的方式将他们逐渐推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风格。”

  目前,袁老居住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市,但城市的过度开发使这个地方人口剧增,不再安逸的环境也让他失去了创作的优秀灵感,“过段时间,我想跟太太旅游到一个安静的小镇,然后定居在那里,安心地搞我的创作。”结束采访时袁缉燕的话让记者看到了一位老人对一个事业的执著。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