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七台河:做大发展成果 普惠城乡百姓
2012-04-24 17:07: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文天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亮化工程让七台河焕发出迷人的现代城市风采。
农民人均纯收入
 
支柱企业宝泰隆公司厂区。
 
仙洞山公园周边时尚小区。
回迁户办理新居入住手续。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龙江人民业有所就、学有所教、劳有多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摘自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报告

  核心提示

  七台河市坚持以煤为基,着力推动安全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七台河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该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各个时期的难得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风险和挑战,建成了煤焦电化等一批产业大项目,完成了依七高速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大工程,办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等一些关系长远的大事情,解决了水电热路房等一些民生大难题。

  加快发展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60.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0.4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1倍、3.1倍、2.8倍,年均分别增长16.2%、25.6%、22.8%。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新上一大批产业项目,焦炭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木制品、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非煤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各区县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体制机制 实现重大突破 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大部门整合基本完成。改革安全监管体制,成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安全生产巡视稽查组。积极探索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六化一考”新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创新招商引资组织形式,组建了33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被国家列为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公立医院改革三个试点市,得到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开通了直达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的国际客运线路,建设了海关监管点,成功举办4届家具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3%。

  改善民生 大幅度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城镇养老保险、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就学、就医得到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空前。完成沉陷区治理工程,安置居民1.46万户;煤矿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1.3万户;新开工煤矿棚户区改造面积174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160万平方米;建设城镇廉租房、改造农村泥草房和特困户住房161万平方米,2.6万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完成了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安全加固,市区实现“双高普九”目标,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成立了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全面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投入医改资金3亿多元,实施了“十免、十降、十提高”等惠民措施,新建了一批市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三个全覆盖,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本地培养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获冬奥会金牌7枚,世界冠军摇篮成为七台河享誉中外的城市名片。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427.5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241元、增长1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人居环境改善 城乡面貌大变样 植树造林17万亩,建设了仙洞山风景区、万宝湖风景区等绿化精品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大幅提高。开展城乡环境“十项整治”,供水、供热、道路、居民区环境等民生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建成依七高速公路、石油大道、七勃公路,实现了到省城全程高速。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拆除了桃山水库北岸全部违章建筑,淘汰一批小焦炉、小煤矿等落后产能,建成污水处理、焦化企业地面除尘和废水处理、煤炭企业防尘网等重点环保工程,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解决了165个村屯、14.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修建通乡通村公路217条、89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化路。新建农民住房1.9万户137万平方米,硬化农村街路377公里,建设休闲健身广场66个。实施了5个村整村搬迁,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启动了万宝村等城中村改造和金沙新区整体重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城乡户籍制度、低保标准等“八个统一”。建设了桃山水库二期、九龙水库、汪清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烤烟、北药等特色经济作物形成规模,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市委全会做了专题部署,“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服务”等八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信访形势稳定好转。建立信访复查复核制度,落实信访三级终结机制,设立信访维稳专项资金,开展民情恳谈、领导接访、“百日专项治理”行动,实现了信访总量、进京访、进省访和到市访“四个下降”。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完善网格化巡逻机制,实施“警灯闪烁”工程,推行保洁员、出租车司机兼任治安巡逻员等创新做法,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1%。安全生产不断强化。推进煤矿安全“五化一加强”,严格执行“12条高压线”规定,全面开展水患排查。改革安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实行监管人员轮岗交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