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9日讯 哈医大一院ICU重症监护室主任赵鸣雁清晨离家的时候,匆匆问了问她孩子中考备考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妈妈,你就全心全意地给张丽莉老师治病,别操心我,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大惊喜!”赵鸣雁听到这句话时,眼圈红了。她对记者说,受张丽莉老师事迹的感染,她的孩子更懂事了。
记者了解到,赵鸣雁自从接受了抢救张丽莉老师的任务后,经常几天都见不到孩子一面。“虽然我希望天天陪在孩子身边,但我是医生,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张丽莉老师的行为让我更加坚信,责任与担当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奉献和付出是一个人应有的素养。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应该学习张丽莉老师,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人,这也是打造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途径。”
像赵鸣雁一样,每一个参与到张丽莉老师救治的医生都付出了太多。骨科毕郑钢教授84岁的父亲正在住院,需要手术,但他一心扑在救治张丽莉的工作上,把父亲的手术日期一推再推。还有很多医生,干脆住在了医院,经常是一连几天不回家。
除了医生,ICU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也受张丽莉老师感染,把张丽莉的精神贯穿在每天的工作中。在照顾张丽莉老师的过程中,她们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觉得救治张丽莉老师,让心灵得到了净化。鲍春是公认的孝顺孩子,但为了护理丽莉老师,她放弃了休假,忍痛将双目接近失明的母亲送回了老家。
毕迎是护士长王磊的得力助手,每天跟随护士长为丽莉老师制定护理计划,20天来坚持连续工作,从未休息。阎宇和张丽莉是同龄人,儿子刚21个月大,可是为了工作,她很久都没和儿子一起吃顿饭。ICU护士长王磊说,ICU的护士大多是80、90后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但是选择了这份工作就选择了付出,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向丽莉老师学习。通过救治张丽莉老师,我们的团队凝聚力、综合业务能力、持续作战能力更强了,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我们可以更从容。
不仅在省城的三级医院,连最基层的村医也受到了张丽莉老师精神的感召。
青冈县民政乡保安村的老中医矫春华今年已经70多岁了,最近他特别忙,除了每天在村卫生所为患者诊疗外,还在业余时间为患者上门诊疗。有一天,都晚上11点多了,他接到一个电话,得知村里有个老人心脏难受,他立刻去给老人看病。矫春华对记者说:“教师和医生都是让人尊敬的职业,张丽莉老师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的伟大,我也不能落后,要通过给村民提供最好的诊疗服务,来向张丽莉老师学习。虽然我70多岁了,但是我还要叫张丽莉一声老师,因为她用行动重新唤起了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情。”
从城市到乡村,从80后的小护士到70多岁的老村医,全省上下的医护人员都从张丽莉老师身上懂得了责任意识,学到了奉献精神。省卫生厅下发文件,号召全省医疗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张丽莉爱岗敬业的精神。师者大爱,张丽莉是一名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医者大美,我省的医疗工作者誓要成为治病救人的天使,坚守良知,把大爱与大美奉献给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