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北大荒”“领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2012-06-13 09:21: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赵玥辉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垦区走向农业现代化。

  东北网6月13日讯(赵月辉 记者侯巍)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这首老歌,唱出垦区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开荒人的眼泪。如今的北大荒,正沿着拓荒者的脚步,踏过满眼荒芜,走向富足的中华大粮仓。

  经过六十四年“三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黑龙江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5275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056亿斤。回首风风雨雨,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工作成绩跃然纸上。

 
红兴隆园林城已初具规模。张伟 摄

  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丰硕成果农场职工收入增加

  2011年,垦区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领跑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领跑为目标,克服了自然与市场的双重影响,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农业生产“八连增”,粮食生产夺历史性大丰收,粮食总产首次突破400亿斤,达到407.4亿斤,较上年新增43.8亿斤,增长12%。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53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646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8和17%。全年提供商品粮383亿斤,商品率达到94%,年商品量可保证1.1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口粮。

  “民以食为天”。黑龙江垦区用全省1/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省1/3的粮食,提供了全省1/2的商品粮,贡献了全省约4成的粮食增量,垦区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丰收画卷。

  粮食生产特点“三个”快速增长产量创历史新高

  几十年来,垦区人民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助推了粮食生产,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快速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粮食总产跨上100亿斤台阶用了48年,跨上200亿斤台阶用了10年,跨上300亿斤用了4年,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大关,仅用了3年,并保持了年均增产30亿斤的发展节奏,粮食年递增速度达到14.7%,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控制通涨预期做出了贡献。高产高效作物面积快速增长。全局高产高效作物水稻、玉米面积已达320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7.8%。其中:水稻面积2182.4万亩,较上年新增258.9万亩;玉米面积1020.6万亩,较上年新增88.2万亩。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快速增长。全局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再次突破历史,达到494.9公斤。其中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86公斤、546.6公斤、181.2公斤和381.2公斤,均创历史新高。

 
节水喷灌。

  “六个”显著提升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速度

  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黑龙江垦区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六个”显著提升,凸现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速度。

  农机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管理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垦区加快了农机现代化发展步伐,推进垦区由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转变。全年农机更新总投入达26亿元,新建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0个,累计建成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351个,更新购买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5.1万台件。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机场库棚166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多功能、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农机总动力达到695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7%。

  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加大,抗灾和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全年水利建设投入突破18亿元,三江平原灌区工程扎实推进,勤得利等7个灌区工程进展顺利。以西部管理局为重点新建了一批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启动了北兴等7个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项目,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投资1176万元,启动了黑龙江垦区自动雨量网建设,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20个项目实施农场耕地地力评价任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00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140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2700万亩。


  现代种业快速发展壮大,监管和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完成了全垦区种子业务整合,目前已位居全国大型种子骨干企业第7位。垦区全年实现安全供种38.5万吨,对外辐射供种17万吨,辐射供种面积4138万亩,比上年增加712.9万亩。种子工厂化加工率、标准化包装率、包衣率、专用优质品种和良种覆盖率已连续八年实现了100%,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统供率达到100%。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凸显,创新和转化能力显著提升。推广应用农业“十大”栽培模式,农业、农机和畜牧三个“十大”新技术为重点,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化栽培等技术。以百亩核心区为立足点,万亩片为着力点,整建制推进为突破点,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模式、复制高产典型、扩大高产群体,带动垦区粮食生产均衡发展。高标准开展整场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1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共计165个。其中,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片84个,共计93.8万亩,万亩片实收单产732.8公斤/亩,核心区最高单产达到966.3公斤/亩。

 
农业立体化作业。

  农业标准化载体功能增强,管理和追溯能力显著提升。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监管和产品质量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11年末,黑龙江垦区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量达到275个,有机产品230个,全年种植绿色食品监测面积2165万亩,有机产品认证面积2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总数达492个,产地认定面积34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540个。

  场县共建扎实深入推进,示范和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种子研发、农机装备和龙头带动等优势,以代耕、代种、代收的农机“三代”为基础,不断丰富共建内涵,扩展共建外延,提升共建层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完成农机“三代”面积4052万亩,共建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23个,共建科技园区88个,辐射供种17万吨,向农村推广模式化栽培、少耕深松、旱育壮秧等技术20余项,推广面积4000万亩;良种推广面积4138万亩;为周边农民开展室内和现场培训10万人次;农业保险覆盖农村2410万亩;龙头企业拉动地方种植基地4000万亩,全省1/3左右的农户纳入垦地共建产业体系,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经测算,2004~2011年八年来,垦区粮食总产增量中,面积扩大因素占36.5%;科技提升因素占25.8%;种植结构调整因素占37.7%。

  垦区的辉煌还在继写,垦区的历史还在继续。如今的黑龙江垦区,正站在历史的另一个高点上续写着新的辉煌。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