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地区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取得实效
2012-06-25 11:15:0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李长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5日讯 漠河县职工项亚杰下岗多年,丈夫因工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靠丈夫工伤工资及项亚杰开的小吃部维持。项亚杰与县领导结为帮扶对象后,帮扶领导建议其扩大规模,将小吃部改扩建成饭店,兼营商店,并帮助联系解决物资资金问题,通过实际运营,项亚杰一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困难。这只是我区在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中的一个缩影。

  全区各级工会组织通过“走千家、讲致富”活动,开展了“‘一帮一’创业行动怎么干”的大讨论,组织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引导困难职工从“我要救济”转变到“我要创业”上来,从“我要帮扶”转变到“我要致富”上来,树立创业致富的意识,自觉找门路,求发展。设在地区总工会的地区“一帮一”办公室经过认真调查,把全区1549个有自救能力的困难家庭作为帮扶对象,采取“一帮一”、“多帮一”或“单位部门帮一个”等办法,结成了帮扶对子,形成了从地区、县、区、企事业单位、乡镇、林场、基层,直到困难职工的纵向帮扶网络。在帮扶方式方法上实行科学分类、因人因情,多途径地进行帮扶。

  在实施新一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中,我区对这项惠民工程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提升造血机能。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优势,挖掘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前景好的小型项目,集中将优秀创业项目推介给困难职工,提高创业项目的利用率和成功率。小额贷款扶持。采取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工会自有资金投入和面向社会筹集的办法募集困难职工创业基金,目前,资金规模已达1000多万元。出台优惠政策。这个区汇集资源管理、林政、营林生产、矿产、金融、财政等几十个部门的力量,为全民创业工程把脉问诊,制定优惠政策,为就业创业提供了宽松发展环境。如加林局的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优先考虑困难职工,给予税费减免。同时组织职工集中采集蓝莓、野菜等山产品,仅此一项,困难职工年均增收800多元。强化科技服务。各级工会组织通过组织便民科技服务队,开办技能培训班、组织专家为养殖户问诊、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困难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困难职工1500多人,培训科目涉及种养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新产品、生态旅游等8个领域。组织科技服务队100多个,现场指导2000多人次。多项帮扶联动。各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办信访接待、困难救助、助学援助、医疗援助、心理咨询等窗口,为职工提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

  据统计,一年来,全区已结帮扶1549对,其中地级领导干部结对20对,县处级干部309对,科级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结对1220对。确定脱贫致富项目1300多个,项目启动率达到100%,有356户困难职工实现脱贫致富,脱贫率达到22%,实现了“一帮一”的阶段性目标。在近期全省城市“一帮一”检查考核中,省“一帮一”考核组对大兴安岭“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