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讯 大暑将至,各式冷饮销售又进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昨日记者采访发现,今夏雪糕普遍比去年贵了0.5元,最高涨幅达50%,很多0.5元的冰糕也不断告别市场。部分雪糕批发点表示,由于利润太低,有的品种批发门槛不得不提高。
成本原因导致价格普涨
“现在一块钱一根的雪糕都快买不到了。”昨天上午,正在东二条路平安街一超市内购买雪糕的林女士挑了20多支雪糕,没想到结账时要30多元,“去年这些20多元就够了。我一般都给孩子买伊利、蒙牛这种品牌的雪糕,没想到以前0.5元一支的老冰棍、小米奇,今年不是涨到了一元,就是消失不见。”
某品牌1元的巧克力雪糕涨到了1.5元;红豆绿豆夹心涨到了2元……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市区大街小巷的冷饮摊上,想找出1元以下的雪糕,选择余地真的很小。有些没涨价的雪糕,重量也明显变小,太平路一家批发店的老板说,进货时能明显感到不涨价的一些雪糕分量少了。
“雪糕主要原材料蔗糖和奶粉的价格上涨是主因,此外还有人工和流通成本都直接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在新安街一家常年进行冷饮批发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含奶味比较重的雪糕涨价较多,因为之前牛奶和奶粉都在提价,与之相关的产品价格也一直往上走,含奶雪糕的价格涨幅大约在0.5元以上。
批发优惠减少,门槛抬高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雪糕批发点,发现雪糕涨价是普遍现象,普遍比去年贵了0.5元,最高涨幅达到了50%。大部分去年卖1元的雪糕,今年都由1元涨为1.5元。零售价涨了,批发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东四条路一家雪糕批发点,记者从批发价格表上看到,去年1.5元的雪糕批发价为1.2元,今年则改成了1.3元,批发的优惠幅度明显减少。而在附近一家批发点,记者发现,这家的批发价格则升到了1.4元,销售人员称,现在价格上涨,利润太低,批发价只能优惠0.1元。
不仅价格上涨,有的品种批发门槛也上升了,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雪糕的批发数量由去年的5支起批变为最低10支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