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区地道桥开通首日车行顺畅。(资料片)

哈市开展“我是文明风景线”系列活动。(资料片)
东北网7月17日讯年初以来,新一届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工作的良好开局。上半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1.9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7.3亿元,增长1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7.5亿元,增长16.4%。
【报告实录】
上半年,全市项目开工1410个,投资增长35%。产业项目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项目开工784个,项目数量同比增长79%,重点监控的200个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开工152项,开复工率达76%,创历年新高。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124项,协议引进外资66.8亿美元、引进内资1234亿元,分别增长198.9%和36.4%;实际使用外资9.5亿美元、使用内资485.6亿元,分别增长16.5%和23.1%。
【大事回放】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4次赴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台等地招商,共签约项目18项,总投资225.4亿元,平均单体项目投资超过12亿元。深入开展“项目落实服务年”活动。强化大项目跟进监督,深化联审办公、跟踪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开工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确保招商项目抓紧签约、拟建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建成项目实现达产。深化市校所合作,搭建项目生成和储备平台,以科技成果吸引投资、催生产业,把大学大所科技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优势。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与哈工大联合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心,共同促进重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目前,该平台已有136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50个孵化项目。
民生
上半年城镇
新增就业6.45万人
【报告实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大惠民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十方面70个惠民项目,总投资238亿元。继续开展“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积极落实小额贷款、创业扶持资金等就业创业政策,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7%,低于省控目标1.03个百分点。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民生尚都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陶瓷小区一期工程主体封顶。
【大事回放】
截至6月末,哈市今年惠民行动十个方面7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有8个项目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个项目完成任务过半,49个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1.4%、18.6%和70%。其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6218个就业见习岗位,完成4处2000平方米以上中心社区用房建设,开工建设2000套廉租住房。把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三级管理职能,突出区级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街道办工作重心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方式,逐步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
城市管理
向违建和脏乱差宣战
【报告实录·拆违】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协调监督作用,党政和司法多部门联动,顶住重重困难和压力,打响了集中拆违攻坚战,目前,已集中拆除违章建筑2844处、144.3万平方米,严厉打击和遏制了私搭滥建行为,为城市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报告实录·向脏乱差宣战】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向累积多年的城乡接合部脏乱差宣战,集中治理了城乡接合部、出城口周边地区和居民庭院等重点部位容貌环境。
【报告实录·整治户外牌匾】
大力整治小广告、户外牌匾,推进检查井及道路维修,城市整体环境明显改观。全市新增绿(林)地9299公顷,新植树木1801万株。完成防洪纪念塔广场等重点区域灯饰亮化工程。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明显提升。
【大事回放】
近年来,随着我市新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骨架的拉开、城市空间的拓展,遏制私建滥建、违章建筑的任务更加艰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违章建筑3万余处,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小区庭院、老城区改造区域及待改造区域、重点工程沿线、招商引资重点区域。5月12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集中拆违工作,并按照市区结合、以区为主的原则加以推进。启动实施了哈平路、民生尚都等6个公交转乘综合枢纽、20座公交首末站和200座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建设按计划推进。“三沟”治理顺利推进。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重点实施了河道整形拓宽、景观绿化、道路桥梁等工程,信义沟完成土地征收近26万平方米,启动了下游河道整治。
创城
打响三年攻坚战
【报告实录】
全面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实施了创建文明城市行动规划,明确了优化政务、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等十大环境的工作重点,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力争实现目标”的总体目标。
【大事回放】
5月10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要求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高潮,确保用三年左右时间,使我市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随后,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测评体系》的安排,在认真抓好“规定动作”内容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提高测评权重的加分项目比例。围绕提高公民素养,大力开展“弯弯腰、伸伸手,我与文明同步走”、“学雷锋树新风,冰城文明大行动”、“文明餐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围绕树立社会道德风尚,大力宣扬模范事迹,开展“公民道德大讲堂”、“道德模范宣传”和“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互动”活动。在全市志愿者注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系统活动发布、对接,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认真策划启动开展了“三关爱”活动。
迷人的哈尔滨之夏
上半年旅游收入
同比增12.2%
【报告实录】
在年初成功举办第2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同时,整合湿地节、哈洽会、啤酒节、哈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挖掘欧陆风情文化、红色文化、金源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展了“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冰城夏都”城市品牌,带动了城市建设管理,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全市预计接待旅游者2453万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旅游总收入268.3亿元,同比增长12.2%。
【大事回放】
醉美松江狂欢夜,璀璨焰火不夜天。6月10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第二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盛装启幕。满江欢歌,一城无眠,慕名而来的四海宾朋与市民同乐同醉,共享激情盛会。系列活动开幕仅两天,市旅游局在防洪纪念塔附近设立的哈尔滨旅游咨询站就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发放冰城夏都旅游指南5000余份。7月10日,2012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落下帷幕,12天共接待中外嘉宾游客约66万人次,主会场消费1016吨啤酒。
维稳
全面完成西泉眼
返迁移民安置
【报告实录】
全面完成西泉眼水库返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把返迁移民安置当作全市一项政治任务,确定了“原补偿政策标准不变,异地搬迁决定不变”的原则,制定了搬迁安置实施方案,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保证返迁移民有地种、有业就、有房住、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社会保障,实现了返迁移民迁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大事回放】
2012年4月15日,西泉眼水库最后一户返迁移民搬迁完毕。至此,积累十余年、直接涉及81户(后分户成为124户)363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西泉眼水库返迁移民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依靠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机关,按照“以人为本、稳定第一”的总要求和“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行政、妥善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合力攻坚,妥善处理历史遗留复杂社会问题的一次具体实践。
行政问责
动真格,227人被问责
【报告实录】
开展以行政问责为核心的政风建设年活动,问责227人,有力促进了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大事回放】
2月16日,全市学习贯彻《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3月15日,《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施行,对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行为进行严格问责。“3·18”特大交通事故责任人被问责,为《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施行后首例问责,事故中6名责任人分别被诫勉谈话、停职检查、免职、调离工作岗位。7月11日,市政风建设年领导小组通报了动力工商分局7名相关责任人因违规执法、行政乱作为问题,7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被处以免职、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和调离工作岗位等处理。
破解十大方面29个重点难点问题
新一届市委履职以来,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领导同市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工作主线和“凝神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的工作主题,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哈尔滨。围绕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集中调查研究,在深化对市情认识和把握哈尔滨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十大方面29个重点难点问题,分别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工作方案。召开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专题学习交流,初步找到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形成了恪尽职守、提高能力、破解难题和转变作风四点共识,开启了哈尔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半年大事记】
成果概览
●县域经济产业项目建设成发展重要抓手
各县(市)以优环境、强载体、广招商为重点,助推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10县(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3个,计划投资132亿元,上半年开复工项目140个。
●城市建设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保持实施新战略以来城市建设的良好势头,推动建设和管理齐头并进,城市载体功能和市容环境同步提升。城市空间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由填漏补缺转向全方位、大贯通。统筹推进路桥建设与重大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
●作风建设谋发展惠民生氛围更浓厚
扎实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和创建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五监督、一保障”工作为重点,治理影响发展和民生的突出问题。
开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维护制度严肃性”专项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党政正职权力运行与监督制度体系,全面构建规范权力运行公开、承诺、问责、考评四位一体执行机制。创新查办案件体制机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