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民警到辖区征求居民意见。
黑龙江日报7月25日讯 七台河市公安局围绕“加强能力建设,打造民生警务”的工作主题,遵循民意导向,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助力“幸福之城”建设。
多元联动化解社会矛盾
全面推行社会公调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树立“调解优先”、“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公安部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民间组织成员参与,以调解委员会的形式调解,化解力量由一元变多元,实现了公安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无缝衔接,做到每一次案件调解公开、公平、公正、公认,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推行主要领导接访日制度。七台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梅洪斌将每周四定为接访日,与信访、法制、纪检和办案单位的负责同志接访。各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也都直接接访下访。今年以来,全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7人次,一大批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开展重点信访案件集中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清理重点信访积案,办案单位将信访案件化解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加大工作力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多措并举强化治安动态管控
树立“防范优先”“多破案不如少发案”的理念,在提高治安防范的效率上下功夫,降低发案率,防患于未然。
实施“警灯闪烁”工程。按照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要求,保证每天都有2/3警力、800余民警投入巡逻。同时,创新推行出租车司机、保洁员兼任治安员和村、社区干部担任公安辅警工作。把关键时段、路段、部位确定为巡逻防控工作的重点,做到重点区段必巡、复杂区域必巡、易发案小区必巡、高发案路段必巡“四必巡”,增加巡逻的密度和频率。自2月下旬以来,通过巡逻共抓获违法人员31人,处置群众求助270余人次,预防化解可控性案件130余起。
建设“平安家园”视频监控系统。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制定全市“平安家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长远规划,在原有监控点基础上新上一批设备,建成各级监控中心及46处整合监控点;以实战应用需求为导向,投资155万元,建设业务应用系统17个,着力提升安全技术防范水平。截至目前,已通过该平台辅助破案112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6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40余万元。
建设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投入专项资金900万元用于交通设施更新换代,在全市重点路口安装信号灯岗21套,新画斑马线65处,增加完善电子测速点52套。对全市155台长途客运车辆、139台接送学生车辆全部实行户籍化管理,统一校车颜色和标识,每月包保民警对包保车辆及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检查和教育。
真情投入优化管理服务方式
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各项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手段,让企业和社会各界群众办事、办证更便捷,更舒心。
推行“一站式”办公。今年初,在将旅店业、印刷业、爆炸物品审批等7个项目集中到市政务大厅办理的基础上,又纳入了毒麻药品购买申请、危险化学品购买申请、氢气礼炮燃放申请3项审批业务,治安部门审批办理的项目已全部纳入市政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办公。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日审批业务超过150件次,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3.86万件,办结率达100%。
推行“阳光式”审批。在各窗口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承诺时间、收费标准、监督渠道、办事结果的“六公开”制度,将六项内容制成图板张贴上墙,让办事群众能够对所办事项一目了然。实行办事预约、告知制度,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对外商、学生等确有实际困难的办事群众,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推行“全程式”护航。该局在保障企业运营问题上,向办案部门提出要严格界定保护合法与打击非法的界限,杜绝插手经济纠纷问题,侦办经济类案件慎用限制企业法人人身自由、查封资产、冻结账户、扣押物品等侦查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保障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推行“真情式”服务。出入境管理部门坚持“为申请人着想”的理念,创新窗口服务方式方法,采取“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体贴服务、彩色服务”四项措施,为群众出入境办理证照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上半年,全市共办理公民因私出国3339人次,同比增长64.7%;内地居民赴港澳台2814人次,同比增长97.4%;办理港澳签注829人次,同比增长39.8%,建立中国公民出境档案369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