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日讯 7月,正是农作物抽穗拔节期,病虫害也会随之而来,由于具有跨区域飞迁和流行的特点,时常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的现象。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探索出建立应急机制、成立专业队伍、购置大型机械、采取生物防治、加大监控力度等五种模式,破解了这个难题。此方法,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求在全国推广。
农业风险变幻莫测,突如其来的病虫害时常会弄得农民措手不及。为应对这种局面,庆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起一套完备快速的反应机制。在网通、电信等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了专线电话,要求所有农业科技干部将自己的联系方法全部向农民公布。为方便农民,还把农技人员按照职务、职责、专长,以及所使用电话印在一张卡片上,手机24小时开机,做到出现灾情及时到现场。根据全县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容易发生病虫害规律,在全县14个乡镇易发病虫害地段每隔5公里设立一个监测点,全县共设43个监测点。在每个行政村和自然屯都建立起病虫害防治联络员队伍。到目前,全县联络员队伍已有1120名,真正实现了预警报务进屯到户。
以前发生病虫害,农民分散喷洒农药应付,很难治彻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协调乡村成立专业防治队伍,特别在每个村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一亩地农户只需交20元钱,从除草到病虫防治都由合作社全程负责,既规范了田间作业,又做到了科学用药。据去年统计,全县80万亩土地,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产品均达到无公害标准。
过去农民主要采取简易器材用来防治病虫害,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易发生人畜中毒事件。近几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现代化大型机械,并作为统防统治的重要手段。他们先后购置配备10台3WX-2800G型自走式高秆作物喷秆喷雾机,用于旱地高秆作物的田间作业,有效解决了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的困难。同时,还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实现了上百台机械联合作业,达到了大面积治理。今年,这个县配备了6架智能无人直升机,彻底解决了大面积防治的瓶颈。
几年来,这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从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入手,以生物、物理技术为主,切实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措施的落实。最近几年,在高产示范园区,全面推行防控区域分级管理和防控措施目标管理模式,主推投射式杀虫灯诱杀成虫、赤眼蜂寄生虫卵、高秆作物喷洒生物药剂防治幼虫的三项措施,基本实现绿色防控。
这个县注重对病虫害的测报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发布病情紧急警报。在全县14个乡镇协调设立30个稻瘟病和10个玉米螟监测网点,分别承担5万亩的监测任务,还为每个网点聘用了调查员、信息员、报警员。在全县组建了120多人的调查员,为他们配备了新型的田间调查仪,可随时准确监测出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对于调查结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电视滚动字幕、农业同期声专栏等方式告知农民。在水稻敏感生育期,他们还通过传单、短信、电话等形式向农民提供预警和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