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7日讯 今年以来,鸡冠区在建设“幸福新鸡冠”活动中,大力实施惠民政策,上半年,区级财力投入民生8751万元,占区本级支出的48%,使人民群众的再就业、教育、卫生医疗、贫困救助民生项目等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提高。如今的鸡冠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为群众谋福祉的串串印迹,把“幸福”的“标签”贴在该区50万人民的心坎上,用老百姓的话说,那是“金镶玉”的生活。
有钱花是幸福,兜里票子鼓又鼓。该区引进域内外重点产业项目24个,引进资金38亿元,为历年招商引资上项目之最。强大的税源为该区带来丰厚的收入,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3288万元,为预算的51%,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815元,同比增长18.9%,完成年计划的53.3%。
有书念是幸福,教育投入实又实。围绕当前群众关注的焦点,从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谋求突破,加快鸡冠教育发展,实施“项目提标、队伍提升、安全提质、管理提效、改革提速”五项工程,高效地展开各项工作。今年该区投入2000余万元,对第九中学教学楼、第三中学、培新小学等进行改造和维修,有10所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其中4所被评为全省标准化先进学校,学生入学率达100%。
有房住是幸福,安居工程好又好。大手笔投资近50亿元建设了新发小镇、利民棚户区改造项目、培新三期经济适用房和新城一期经济适用房等,建筑面积139.5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住环境。与此同时,投资2000万元加大兴国中路东段综合改造工程进度,扩建机动车道宽27米,新建路边停车泊位314个,铺装道板3000平方米,栽种核桃楸154棵、水腊绿篱1500平方米。粉刷道路两侧住宅楼7栋,亮化改造楼体10栋,安装各种灯饰78盏,还对东起新华街、西至腾飞桥、南起兴国路、北至北环路范围内共38栋弃管楼房29万平方米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改造。
有业就是幸福,拓宽渠道多又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专场招聘会18场,提供空岗信息5632个,登记各类求职人员4740名,职介成功2449人,为10名失业人员申报小额担保贷款50万元。
有实惠是幸福,社会保障牢又牢。强化各种保障制度,该区参保农民达到13960人,参保率达到93%,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共发放对象3655人,发放金额200余万元,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发放对象1005人,发放金额60余万元。城镇居民参保61972人,为4609人发放医疗费1506万元,为181名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安置手续。同时,实施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为城乡8569户13296人发放低保金3396万元;为90户农村“五保”发放分散供养金16.2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210人发放各类优抚金30余万元;春节、清明节开展情暖万家活动,为2890户发放救助物资38万元。对特困人员进行临时救助,为城乡低收入群体一次性发放生活补助11250人、89.5万元;对低保户高、中职学生教育救助240人,救助金18万元。对今年考入大学的学生救助124人,救助金33.8万元。
有娱乐是幸福,文化活动广又广。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在红星乡、西郊乡14个行政村村村建成农家书屋、文化休闲广场、文化活动室、农民秧歌队等。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辖7个办事处都设有图书室,并为辖区书画爱好者提供场地,使他们的爱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办事处设有专门的文体活动室,专人负责管理,供热爱舞蹈的居民跳舞,并有跑步机、棋牌、乒乓球等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目前该区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0个,乡综合文化站2个,村文化活动室14个,全区社区和村专项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健全。
如今的鸡冠区,幸福不仅是概念,更是实惠,滋润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喜人的数据是建设活力生态宜居幸福新鸡冠的创新之果,顺应了民心,印证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