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0日讯 绥棱县按照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全面建设“五个一流”,强力推进“六个跨越”,着力实现“十个升级创新”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深入推动“升级招商引资活动月”等活动,切实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突出引进科技型、环保型、创税型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迅猛。目前,全县共对接、洽谈项目243个,签约项目108个,新开工项目4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超亿元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65.73亿元,是前20年的总和,已到位资金20.14亿元。
升级招商主打科技牌
绥棱县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GDP增长与财税增加相突破的原则,将绥棱经济开发区规划设计到5平方公里,规划出食品、木材、建材、纺织服装、高新技术、综合服务、物流配送等7个产业园,入驻规模企业48户,其中木材深加工企业集群粗具规模,德尔、华林、兴奇等17户地板、铅笔加工生产企业运行良好;嵩天、段氏、宏达、永盛等一批淀粉、调味品、冷链食品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兴凯、龙海、福尔康、飞龙服饰等纺织、服装加工企业相继落户,产品出口欧美、韩国等地,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与2006年相比,2011年该县GDP实现35.5亿元,增长1倍多;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亿元,增速全省第一。
全力构建政府搭台、商会主导、企业参与的招商引资格局。年初以来,已有年产2000吨高分子磨料加工、年产300万片新材料散热器加工、电缆加工等3个项目成功落户,投资总额2.1亿元。成功引进投资3亿元的田丰油化年产3.5万吨发光体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润6400万元,上缴税金7600万元。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围绕服装、木材、食品等十大产业坚持跟踪定位招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延伸服装产业链,与江苏常州第二印染厂签订污水处理和印染项目,总投资1亿元;围绕食品产业,引进江苏丰县梁寨种鸭繁育公司5000万只鸭苗孵化项目,引进北京双杰商贸有限公司投资6300万元建设免淘米加工项目;围绕木材产业,与吉林敦化盛大木业签订了年产8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现代农业特色鲜明
绥棱县通过园区引带筑牢农业发展根基,打造现代大农业。如今,已铺设种植、养殖、农机和新农村建设等“园区示范带”总长度165公里,涵盖全县8个乡镇。
建成市县级各类标准示范区27处,其中,种植示范区11处、面积2.1万亩,总投资达4200多万元。实施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48个,争取投资1亿多元,增加水田灌溉面积2.58万亩,改善水田灌溉面积11万亩,年可提增水稻产量2200万公斤。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高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绥中乡的马铃薯、黑木耳,克音河乡的倭瓜,阁山乡的中草药,双岔河镇的黏玉米,上集镇的大蒜,长山乡的寒地葡萄……目前,这个县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11.25万亩,促农增收1.5亿元。
几年来,绥棱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10亿元,全面开展了省级试点村建设、弱势村转化升级、中间村提档升级和市级示范村推进工作。完成通乡通村公路16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解决484个村屯14万人口饮水问题,使农村净化水入户达98%;新建砖瓦房1.5万所,使农村砖瓦化率达70%;用于农村卫生、教育的投入达3100多万元。全面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全县近13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5%,2010年绥棱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民生建设续写新篇
近年来,全县投入到民生事业的资金超过7亿元,相当于前9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城市建设总投资40亿元,新建综合楼200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保障性住房12.39万平方米,解决了2583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累计为“双低”家庭发放住房补贴5145万元;新建改造城乡中小学校舍15所,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县一中连年扩招,初中升高中入学率由2006年的73%提高到现在的83%;投资8000万元,异址新建标准化县医院,极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7个城镇社区医疗服务站和10所农村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有线电视实现屯屯通;建设两处高标准敬老院,全县80%以上的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构建卫星定位、信息研判和网络监控于一体的三级视频监控网络,为城乡防护铺上了“天网地格”,绥棱县被评为“全省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