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讯 为深入推进十八大安保期间“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兴安岭地区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多策并举,采取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等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十八大宣传工作。
一、推广社区消防一线宣传。针对社区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兴安岭支队强化以点带面,突出社区的宣传传播作用,联系居委会和辖区派出所民警,广泛在社区开展消防宣传活动,重点突出创新,深入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辖区社区消防安全建设工作,为切实做好十八大消防宣传工作,消防支队派出宣传小组协助居委会以社区为单位,采取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小手册、粘贴宣传标语、悬挂消防宣传牌、建立消防宣传专栏等多种贴近社区群众生活的消防宣传活动。同时,树立社区宣传典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提升社区消防宣传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推广学校消防一线宣传。大兴安岭支队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宣传普及“四个一”活动,积极与驻地的重点学校取得联系,深入学校广泛开展消防常识宣传演练活动,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支队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及其周边场所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以学校教室、寝室、实验楼、餐厅、计算机房等场所为重点,利用节假日组织学校和教师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学校自身控制初起火灾能力,培训师生逃生自救技能,防止小火酿大灾事故的发生。并督促各学校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各自的相应职责,使其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推广企业培训一线宣传。在消防宣传过程中,消防安全宣传员从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应注意的问题、商场内部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通道不畅;存储仓库管理混乱;乱接乱拉电线;消防器材配备不足以及常见的器材保养不到位等几方面内容,对现场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讲述了发生火灾时该如何冷静应对,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被困火场如何逃生等消防知识。提高自救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支队宣传员结合该单位配备的消防器材,现场示范了灭火器的正确操作程序。通过宣传培训,增强了商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员工了解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会自救逃生等技能,达到消防宣传的预期效果。
四、推广农村消防一线宣传。针对全区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紧密结合消防“三无”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定期派人对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乡(镇)专兼职防火员及乡(镇)、村干部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使之成为农村消防培训宣传教员,不断扩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面。并下发《村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栏,利用路边、房屋外墙,张贴刷写消防宣传标语。争取实现在全区农村“每个村中确定一名消防宣传志愿者、发放一本消防安全手册、刷写一条消防宣传标语、制作一块消防宣传栏、制作一张消防宣传教育光碟”村民受教育率达到60%以上的总体目标。形成全县农村“互相提醒、互相宣传、互相检查、户户参与、人人关心”的良好消防安全氛围。
五、推广家庭消防一线宣传。十八大安保以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投入8万元,联系相关企业,制作了首批300个家庭“消防自救箱”,面向全区广大社区群众免费发放,“消防自救箱”内包括1本消防常识手册、2个手电筒、3个自救逃生面具、1条自救逃生绳、1具4公斤灭火器、1条灭火毯,支队专门组织人员向群众演示“消防自救箱”内消防应急器材的操作方法,8月30日,大兴安岭支队隆重举行家庭“消防自救箱”免费发放仪式,地区行署副专员、行署公安局局长凌清范同志在支队王晓刚政委、袁训峰副支队长和防火处尹成龙处长的陪同下参加了发放仪式,领导们热心向群众热情发送家庭“消防自救箱”,并细心为群众讲解“消防自救箱”使用常识。凌清范副专员在仪式中指出:社区家庭防火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家庭消防自救箱的发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消防宣传工作推向新的高潮,将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