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6日讯 (记者 侯巍) 孙吴地处黑河水路交通枢纽,因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9月26日,记者随游龙江爱家乡采访团来到孙吴县,探访号称有“大大的孙吴,小小的哈尔滨”之称的侵华日军东北要塞部分遗址。

胜山要塞山顶视野辽阔,远远可以望见俄罗斯。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1932年秋,日本关东军沿龙逊官道入侵孙吴。1933年为了抵御和进攻苏联,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关东军开始实施其“北边镇护”计划,在孙吴构筑了遍布全境、地上地下纵横交错的军事工事,屯兵10万。近年来,孙吴县为保护好境内遗存的数百处战争遗址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胜山要塞,车辆沿弯弯的山路七转八转来到半山腰的指挥中心入口处,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里是最重要的军事要地。目前,该指挥中心已经被毁坏,很难看到其真面目,但仅从构造的坚固性上,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远望就是一个大土堆,土堆上长满了树和草。毁坏的墙体被半埋在土堆的一侧,有的倒向旁边。其坚固程度,轻微的爆炸很难将其毁坏。胜山要塞山顶视野辽阔,远望可以看到俄罗斯。


胜山要塞陈列馆内的军刀和一些物品。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沿要塞驱车往县内走,路过左侧一个平坦的一大片空地,长满了待收割的庄稼。不远处前后的土包鼓起。据介绍,这里是日军的飞机场。



历史记载,日本入侵孙吴后,役使数万中国劳工艰苦施工,构筑了胜山要塞、毛兰屯野战阵地、特仓阵地等军事阵地,修建了当时北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两所兵工厂、十八处大型野战货物仓库、三个飞机场,伪满北黑铁路横贯全境。孙吴镇北山脚下近20华里的大片开阔地上建起25处数千栋上万间青灰色兵营。123师团地下指挥中心、中将指挥官官邸、军人会馆、陆军医院、通信队、军马队、野炮队、照空队,日本宪兵队、四个慰安所等设施分布其中。孙吴县城西山建有关东军731细菌部队孙吴673支队,南山建有军用无线电台。地上地下、立体交叉、多种用途的军事设施遍布孙吴境内,加上日本军政界、商人、侨民的办公、居住区,形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关东军北方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