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层 看发展]电气化实现苇河林业局职工致富梦
2012-10-19 08:23: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苇河林业局10月18日讯(记者 岳云雪) “唉!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一原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10月9日5点30分,家住哈尔滨苇河林业局腾达家园小区3号楼的王丽梅像往常一样准时打开了录音机,放起了宋祖英演唱的歌曲《好日子》。

翟永辉夫妇俩在木耳种植地工作。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一边听着悦耳的歌声,王丽梅一边开始准备早饭。

  洗米、下锅、按开关……一气呵成,不到二十分钟,电饭煲内就已经飘出来了浓浓的饭香;洗菜、切菜、下油……不到三十分钟,大米饭、番茄炒蛋便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

  过去:经济收入有限用电还得算计

  回想起以往住在小黑屋、烧柈子,而现在住的是100来米的楼房,冰箱、彩电、电饭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王丽梅感到现在真是过上了好日子!

  王丽梅是苇河林业局的一名普通职工,2009年林业局棚户区改造以前,他与爱人翟永辉一直住在山上林场的木屋里。冬天,由于天气寒冷,20多平米的木屋被他们封得严严实实,基本上见不到一点阳光。而取暖和做饭也都是就近取材,烧些从山里捡来的干木柴。家用电器更是少的可怜,在城市人都普遍用上了冰箱、彩电、电饭煲、电磁炉的时候,王丽梅一家的唯一一台家用电器是已经用了十多年的黑白电视机。即使这台只有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平时他们也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舍得看上一两个小时。

  “那时候咱穷啊,即使通了电也得算计着用。”王丽梅说,那些年过的苦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一年收入就那么万八千块钱,三口人要吃要喝,孩子还要上学,再加上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基本上,一块钱都是分成两半花。

  在搬进新房之前,王丽梅一家的主要收入就是靠两口子的护林补助那一万块钱,其他经济来源也少的可怜。王丽梅介绍,苇河林业局林场职工种植黑木耳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2000年开始,看见黑木耳种植商机的职工纷纷开荒拓地开始规模化种植黑木耳,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作为主要收入之外的额外收入的种植黑木耳一年也就多能填补家用2000来块钱,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家家种植上也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

电力部门正在升级线路。王国良 摄

  现在:电网升级给力电气化实现致富梦

  用王丽梅的话说,收入受限的主要原因就是种植黑木耳用水困难,而主因是电不给力。2009年,苇河林业局电网大规模升级改造以前,虽然电网已经架到了大山深处,但是由于线路半径长,供电质量不高,在基本上满足照明用电的情况下,其他生产用电根本无法保证。

  由于收入低,像王丽梅家一样的林区职工在家庭用电上花费上每个月都算计着使,更别说靠电气化来发展木耳产业,实现致富了。

  2009年苇河林业局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哈尔滨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也逐年加大对林区电网的改造升级力度。据苇河林业局局长周立祥介绍,仅2011年、2012年两年间,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就投入600余万元为林区改造线路46.37千米,更换老旧变压器30台。

  电网逐渐坚强,用电质量有了保障,而像王丽梅一家人一样的苇河林业局的4万多名林场职工又开始了着手了致富梦。

电闸一推,便可轻松浇灌木耳。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6点34分,在吃完了早饭后的王丽梅,像往常一样将香喷喷的饭菜装进保温饭盒,骑着摩托车前往自家的黑木耳种植基地。

  王丽梅家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位于离家近三公里郊外,占地面积两垧多。一年里,夫妻二人除了冬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木耳基地里,而晚上王丽梅的丈夫要住在基地进行看护。所以,每天早上做完饭后,王丽梅都要骑着摩托车把饭送到基地。

  王丽梅的丈夫翟永辉今年53岁,原来是林场里的一名电工,2009年,林区电网升级改造大规模开始后,在看到了黑木耳产业的巨大商机后,两口子毅然决定内退,下山种起了黑木耳。

  翟永辉自己算了这样一个账:一袋春木耳菌的成本是1元钱,一代秋木耳菌的成本是0.6元钱,平均一袋成本为0.8元钱,而一袋木耳菌能产干木耳0.1斤,按照王丽梅家一年8万袋、8千斤的产量,按照市价35元一斤来算,一年毛收入能达到28万元,扣除成本还能剩21.6万元。

  翟永辉告诉记者,这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的背后推手就是因为有了充足的电能支持。以往,像翟永辉一家一样的林区职工种植黑木耳最大的受限就是浇水难。基本上都是靠挑水用喷壶浇灌木耳菌,不但费力而且浇灌的也不是很均匀。就拿翟永辉家的近三垧地的木耳菌的浇灌量来计算,两口人不停地来回挑水喷灌需要一个礼拜,所以等浇灌完了这边,那边最先浇灌的木耳菌早已经干枯。由于这个原因,全林业局黑木耳种植产业一直实现不了规模化,规模不大,家家都是小打小闹,收入也一直上不去。

  “现在种植黑木耳全部实现了电气化,只要一推闸,浇灌设备全部启动,用不上半个小时,两垧多地的黑木耳就能浇灌一遍。”翟永辉高兴地说,收入高了,心情自然好了,家里的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

  电视、电话、冰箱、彩电、电脑、电饭煲、电磁炉……现在是开足了马力,可劲地用!

  翟永辉种植黑木耳的规模在苇河林业局属于中等,最大的种植户规模在10万袋以上。翟永辉说,有机会还想把自己的木耳种植产业扩大。

  “现在家里有了电脑,我接下来也想借鉴南方种植户的销售模式搞点网上销售,来扩大自己的销售聚到。”翟永辉兴奋地说。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讲述——用身边小事记录龙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