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30日讯 “没打官司,也没出镇里,我的地就要回来了,明年就能种上地,多亏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调解,这便民服务中心还真替咱老百姓解决问题”。安达市升平镇新建村村民王伟哲紧握着镇党委书记罗富春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老王与本村农民孙长和签了17.6亩土地转包合同,但由于合同签订不明导致纠纷,王伟哲多次到绥化及省农委、信访部门上访无果,后来在升平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调解下,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安达,像王伟哲这样受益于便民服务中心的农民不在少数。安达市摸索出一条“乡建服务中心、村建服务站、屯建服务点”三级民生代理服务新模式,便民服务中心遍地开花,大事不出乡(镇),小事不出屯,省时、省力、省钱,农民都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之为“便民超市”。
便民服务中心是乡村两级服务农民的新创举,它的特点是集中、高效、快捷。安达市各乡镇把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划生育、综治信访、新农合、民政及社会保障等服务项目,全部统一纳入中心,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多家事”。服务中心把便民服务内容、办事流程、办事标准、工作人员等情况统一公布上墙,做到“六公开”,还公示了举报电话,阳光操作打消了群众的顾虑。
各乡镇把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延伸到村、屯,形成三级联动的网络服务格局,真正实现了服务触角全覆盖。在镇上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便民服务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和组织实施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制定和组织实施服务规范、项目运行和大厅管理制度;接受和处理群众咨询、投诉;负责进驻机构及其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与管理等工作。在村里设立便民服务站。村干部要“常驻”村上,主要免费为群众提供各种证件等事项的代办业务,代办人确定为包村干部,当群众不方便去办理事项时,由包村干部负责每周一到镇上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在屯中设立便民服务点。主要是为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在每个屯确定一名便民服务联络员,负责收集群众政策咨询、服务事项,随时向村便民服务站或镇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信息、转达代办事项、反馈办理结果。
各乡镇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日常管理。据升平镇党委书记罗富春介绍,该镇实行“ABCD”管理模式,“A”代表制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使中心各项工作都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高效运行。“B”代表责任管理。建立了“AB”岗工作制度,避免“空岗”现象发生。“C”代表业务管理。实行直接办理、承诺办理、上报办理三种办理模式。“D”代表信息管理。制定了“统一使用网络、统一使用办公软件、统一筛选信息、统一上传信息”四个标准,保证信息传递快捷、安全。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情在线”窗口,对群众需要咨询解答事项,由中心专席接线员,连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对话,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据统计,安达市便民服务中心已达到10个,便民服务站100个,服务点450个,已办结各类事项12700余件,接受群众咨询21000多人次,“便民超市”已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