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鹤岗11月3日讯 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老百姓与银行的交流平台拓宽了;“企业联保贷款”、“小额农贷”,银行对中小企业、农户的支持加大了;提高个人征信程度,保护好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金融环境改善了。
随着邮政储蓄鹤岗分行、哈尔滨银行鹤岗分行、龙江银行鹤岗分行的相继落户,我市银行业已发展到12家机构,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多种类型并存的银行体系。全市金融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三个翻番”和“712”跨跃发展目标,努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着力优化的信贷结构进一步助力我市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金融业布局多元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19家保险机构落户我市,海通、江海两家证券公司丰富了资本市场,1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这些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基本覆盖城镇及部分村,支撑起了日趋繁荣的金融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银行系统各项存款翻一番,直接贷款累计投放增长近两倍半,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上升,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全部实现盈利。金融机构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展,加大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农业发展银行“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银行逐步向服务“三农”领域回归;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实现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目标。各金融机构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农户联保贷款”、“泥草房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信贷产品。将“联贷联保”业务与“小额农贷”业务有机结合的“公司+农户”操作模式,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更加主动、灵活。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金融服务全面惠及“三农”,取得了显著效果。农村支付体系服务实现多元化,截至去年末,通过推广安装农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建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站等措施,金融服务网点覆盖了全部乡镇,村屯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29%,已使4万户村民享受到这项便民措施。满足了农户不同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支付体系的惠农水平。在春耕生产之时,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产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和信贷资金逐步向“三农”领域回归,农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已办理涉农贷款。
记者从人民银行鹤岗市中心支行获悉,金融产品丰富的同时,金融服务功能也日益完善。金融电子化、网络金融业务已向纵深方向发展,人民银行鹤岗市中心支行建立的网络交易平台,使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功能迅速提升。各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理财金账户、票据融资、企业财务顾问、银证通、支票直通车、汇款直通车、代客理财、银行管家服务和现金管理服务等新业务品种,逐步构筑起了以个人结算、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服务、个人理财类产品为主的个人中间业务体系和24小时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金融服务功能完善的同时,征信系统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据了解,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影响力日益扩大,随着深入人心的征信知识宣传,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征信系统已收录有信贷记录企业4679户,个人征信系统已收录有信贷记录自然人30万人,累计为5.6万农户建立了电子信用档案,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0%。系统的信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初步实现了金融机构信息、公积金信息的共享,有力地推动了“诚信鹤岗”建设,促进了我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