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31日讯 日前,作为我省唯一的城市代表,牡丹江市被列入首批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以此为契机,该市爱民区制定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有了飞跃发展。
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天花板”所能达到的高度。对此,爱民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打造亮点、扫除盲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思路。
今年,爱民区投入大量资金,将一幢1778平方米的独体楼改建为区文化馆,为群众提供了文化学习场所,更为“牡丹江边墙”、“拓真画”等爱民区特有的国家级、市级文化遗产打造了展示平台。
爱民区在我省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曙光新城内,集中力量建设了500平方米面积的文化活动中心。目前,中心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信息资源共享室等已向居民免费开放。今年,按照80%的街道建有文化中心的要求,爱民区同步建设了4个文化中心,年底将如期完成任务,同时,重点打造了1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
文化的张扬与流动,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平台。爱民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歌颂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发展力量、促进示范区创建”为主题,营造了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风尚,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团体、有活动、有合作、有组织的良性局面。
在培育特色文化品牌过程中,爱民区实现了群众文化团队从“各自为政”向“合作互补”提升,公益性文化设施从“小、散、杂”向“网络化、一体化”提升,群众文化创作从“自娱自乐型”向“示范带动型”提升。目前,全区共有业余文化活动团体50余个。该区还利用辖区大专院校集中的优势,合作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成立各种协会15个,起到了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
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良好的文化基础,文化产业的萌发与成长也就有了肥沃的土壤。爱民区深入挖掘内涵,全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在发展动漫产业中,牡丹江大学出资创建了全国唯一一家国有校办动画有限公司,爱民区积极支持该校进军动漫产业,并在多个领域与其展开合作。该区还大力发展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以特色、专业、规范、便民为宗旨,丰富城市空间拓展后的商业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