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9日讯 今年,哈市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重点实施10个方面、70个惠民项目,完成投资260亿元。哈市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教育
进城务工子女
全部就读公办校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造中小学校、配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立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85所,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0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就读公办学校,让每个孩子都平等接受教育,成为有用之才。
●筹建哈尔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健身
启动八区体育
中心综合改造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和事业。抓好大剧院、音乐厅、文化大世界等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园规模效益。积极做好“731”旧址、“金上京”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八区体育中心综合改造,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
社保
大病报销
不低于50%
●继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被征地农转非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长期临时用工人员应保尽保。
●提高工伤保险参保率和失业人员待遇标准。建立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报销比例不低于50%。适时启动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哈市市属福利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基本稳定,落实供热、供水、交通等居民生活价格补贴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住房
1.3万低收入家庭
住廉租房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万套、竣工3.2万套,民生尚都、征跃小区、陶瓷小区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入住,为1.3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4000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6.5万户、370万平方米,让城乡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得到更大改善。
治安
建设应急联动
指挥中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实施“强基工程”,创新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新建千米以上中心社区、农村示范社区、创建四星级以上和谐社区105个。围绕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省会城市,深化“天网”工程,建设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和公安交通指挥中心。
医疗
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哈市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对17类37个病种实施重大疾病保障补偿。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就业
开办首届创业博览会
●今年哈市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高层次人才、自主择业转业军官、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等群体创业就业工程,精心办好首届哈尔滨创业博览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0万人。完善人才相关政策,把人才发展资金提高到1亿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创业哈尔滨、贡献哈尔滨。
供热
新增集中供热2200万平方米
持续加大市区小锅炉拆并改造力度,新增集中供热能力2200万平方米。定期发布PM2.5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加强磨盘山等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精神文明
创建文明城提升全民素质
深入推进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学道德模范及文明创建评比等活动,塑造文明哈尔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