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同江举全市之力发展生态可持续型口岸经济
2013-01-10 13:49:52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王立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佳木斯1月10日讯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此,市域经济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同江从依托优势创新优势角度出发,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可持续发展型口岸经济”之路。

  口岸是同江最大的优势。通过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同江市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对于依托区位口岸比较优势,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型口岸经济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围绕“兴四业、富民强市,建四成、普惠民生”,如期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自上而下找差距,查不足,制定新的发展方略: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同江口岸的区位优势,围绕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大开放战略,开辟大通道、建设大口岸、发展大经贸,建设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全力打造开放同江。重点建设好“一桥、两港”。“一桥”是指:建设好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同江将全力加快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步伐,届时一条南连东三省、辐射全中国,北接俄远东地区、辐射俄腹地的国际联运货物铁路大通道将横跨在中俄之间,口岸运输受水运季节性影响的难题将迎刃而解。同时,《国家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同江铁路口岸被列为黑龙江省唯一对外开放的新铁路口岸,届时同江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能量将达到2100万吨。“两港”是指:继续建设完善同江东部哈鱼岛港区和同江西部横江口港区。同江将再建设各类泊位20个,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倾力打造黑龙江省第一水运大港。“一桥、两港”建成后,同江口岸整体年运能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同江将成为立足龙江、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化桥头堡和枢纽站。继续围绕“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的总体思路,优化贸易结构,壮大贸易主体,实现外经贸整体上档次、上质量、上规模。在出口产品上,继续保持对俄建材、农机、果蔬、轻纺、五金等商品出口的稳固增长,积极开展汽车、机械电子、装载机等机电产品及木材深加工产品出口,实现由出口低附加值商品向出口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在进口商品上,要进一步改变对俄进口商品的结构,切实做好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进口,使其成为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成后同江口岸进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贸易主体上,继续扶持壮大已有经贸企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招引贸易大户。计划每年有针对性的引进5户以上有实力、有特色,适合同江发展的对俄贸易企业。

  园区是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支撑。同江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好园区,搭好平台,全力推进外经贸产业加快发展。同江市将重点加快同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壮大园区规模,大力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入驻园区;完善境内外木材加工园区建设,使其形成境内外联动的木材加工体系;支持新远东果蔬出口基地建设,增加果蔬等农副产品出口份额;推进建材出口基地园区建设,使其形成境内有基地,境外有销售的产业链条。

  生态是同江口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优势。上项目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而要培育能拉动口岸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今年,同江市全力打造生态同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江市将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继续推进临江灌区、三村灌区和青龙山灌区同江区三大重点水利工程,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国界河国土防护、防洪抗旱减灾等工程,建成一批生态环保、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示范田作为重中之重。同江市对建设“生态环保型工业城市”进行了定位:积极引进具有低碳环保型的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模式。目前,同江市正在推进九芝源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和丰林达塑料造粒加工等节能环保型项目。与此同时,同江市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推动产业项目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丰林达循环经济园区和风电产业园等生态工业园建设,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江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市,依托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规划上,同江市聘请北京达沃思巅峰智业规划有限公司编制《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同江市三江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了同江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向。在品牌上,以发展民族特色游、界江风情游、边境购物游和休闲度假游“四大旅游”为重点,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仅去年全市已接待国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

  城市是发展经济的载体,惠及民生的平台。夯实完善同江生态绿色城市基本功能建设是同江口岸经济的支撑优势。2013年,同江市围绕滨水发展规划,大力构建生态园林城市。同江市正在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在城市规划上,已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城市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了未来“沿江而建、依江而居”的滨水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在园林城市建设上,同江市在完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的基础上,去年新增绿化面积31.5公顷,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28%。目前已全部完成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软件工作,力争在2013年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评审。在宜居城市建设上,推进路网和亮化升级工程、新水源、新热源、垃圾处理和城市风貌改造工程,全力优化群众居住环境。转变发展服务方式是发展同江口岸经济的保障优势。同江市委、市政府将绿色生态环保型的发展指标,作为2013年制定各项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各项工作的首要标准和条件。市里要求,所有经济发展指标都与绿色生态环保挂钩,所有产业项目发展都不能越过生态环保这一基础底线;所有出台的政策措施,都朝着有利于生态绿色环保建设方向凝神聚力。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