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镜界  >  镜界列表
搜 索
【春运故事】没有旅客走过的站台——记13个男人的聂河站
2013-02-12 10:35: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林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2日讯(王林 记者王蕊)北纬53°,大兴安岭腹地,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车务段聂河站就矗立在这里。

  在大年初二这一天,记者走进了聂河站,探寻着春运默默前行的脚步。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五等小站。这里又远离城市,附近几十公里都没有人家,这是一个只有13个男人的“城市”。



尽管聂河站车少、人少,但工作起来,大家谁也不含糊。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零下44℃。远望小站,只见短短的站台和几间砖房,像是被时间搁浅在梦的滩涂,镶嵌在白卡尔的山影里。走近小站,除了铁道上闪烁的信号灯,再也没有一点灯光,在紧张的春运中,小站已淡出人们的视线。

  高磊是这里的值班员,今天正好赶上他值班,而由于家住塔河县,他总会提前一晚回到聂河站,为第二天的值班做准备。

  “平常站里只有3个人,站长、值班员和助理值班员。和其他小站一样,一个操纵台、一把椅子、一个电脑和一部唯一能和大山外面精彩世界联系上的电话,组成了运转室里的全部家当。”

  高磊告诉记者,站里的工作也很简单,没有货运和客运业务,只办理货车的通过和会让。对于小站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工作辛苦,而是寂寞。

  “寂寞就是从来没有旅客走过站台,听不到几个火车的鸣响,更多的时候,我们好似沿着当初列车驶来的方向,一步一步数着枕木,一页一页数着日子。”

  慕林刚是这个车站的副站长,来到这里工作刚刚7个月的时间,回想起之前站长对他的提醒,他感同身受。“来之前站长就告诉我,要耐得住寂寞,懂得习惯寂寞。”

  没过多一会儿,天空就飘起了雪花,高磊告诉记者,由于这里地势较高,有一片云彩就能下点雪。春运以来,车站每天接发车都在27列左右。虽然站里人少,可是干起工作,大家都不含糊,除雪工作也是一点都不敢耽搁,车站也从没因为风雪耽误列车,各项工作都是有序进行。  


 

聂河站只办理列车的通过和会让。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快到中午的时间,厨师要开始做饭了,他告诉记者,这些粮食和蔬菜都是高磊从塔河拎回来的。

  “由于这里远离居民聚集区,生活非常的不方便,我们的生活用品和粮食都要靠大伙从外市县买回来。”

  慕林刚说,他们13个人中,有9个人是来自塔河县的,4个是加格达奇的,碰到缺什么少什么了,就让要来休班回来的同事买回来。

  一边,高磊向记者说起了没有水的日子,那是他来到小站2年多来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建站36年来,车站的生活用水全靠铁路专用的水槽车运送,冬天卸下的水马上要用桶拎到屋内大缸里储备,每次卸水小站人都变成了‘冰人’,就是为了在列车站停短短的几分钟里多卸些备用。”

  这里是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一年中只有春、秋、冬3个季节,春天也就半个月左右,无霜期不足100天。最冷的时候,在站台上就能听到钢轨“嘎嘎”的声音,仿佛被冻得抽搐一样,更别提在室外来回运送水了。

  慕林刚说,一次性送来的水都要用上15到20天,而储备这些天的水往往就不好吃了,大家也都养成了“惜水如金”的习惯,13个大老爷们谁也舍不得放开了用水。
  



现在有了水井,大伙再也不用为了吃水、用水而发愁了。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2012年,段里为车站打了一口128米深的井,告别了聂河站“有河无水”的历史。出水的那天,小站人欢呼雀跃,那高兴劲比涨工资还幸福,性格活分的高磊更是高兴地唱起了歌。

  聂河站里没有什么娱乐,看电视要靠“大锅”转播,还有一个“共青团流动书箱”,站长戴连成爱运动,所以他的运动器械也成了几个小伙子的休闲器材。生活内容单调,餐桌并不单调。在冬天里,饭桌上不仅仅是土豆、萝卜跟酸菜这三样,小站人自己都会腌咸菜,还有在夏天里晒干了的茄子干、豆角干。春节前,车务段还给小站买了冻饺子、汤圆等“年货”。

  也是许是因为小站人热爱生活,也许是冬天太漫长了,显得沉闷难耐,每年腊月的时候,小站的职工都会把蒜头放在盘子里,加上水放在炕上或有太阳的窗台上,它们很快就会发芽长出叶了,看到它们绿了,给冬天里厌倦的人们增添一丝欣喜。

  有时候嘴巴忍不住,等蒜苗长到一尺高的时候就会把它们掐断用各种方法吃了,让蒜苗再从头长,长高了再吃了,高磊说,带着食欲,吃自己的种的菜,或是看着窗台上的绿色,就感觉春天在一点一点走近聂河。

  “最怕的是双休日和逢年过节。一到那时,除值班的几名职工外,这里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寂寞的时候就跑到站台的两端,对着大山吼上几声,吼完心里就觉得舒坦多了。”值班员殷伟明倾诉道。

  与其他大站不同,这里没有人来人往的喧闹,除了按时接发列车,很少有车在车站停靠,每日与小站为伴的是呼啸而过的列车和空谷的回声。作业量虽然少,但车站职工接发列车手指口呼的每一个动作,却是出奇得标准,即使只有短短一瞬。小站人的态度也像是在虔诚祈祷的教徒,坚定而神圣,无论是风雪还是严寒。也正是这种坚持,小站成就了大安全,据统计,小站人已经完成了12595天的坚守了,安全行车超过了33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