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8日讯 三月北京,春风拂面。

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我省代表满怀信心走出人民大会堂。邱成 摄
人民大会堂再次响起如潮的掌声,近3000名代表凝聚共识,信心满怀。17日上午,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之后,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落下帷幕。
在这激情澎湃的10多天里,无论在人民大会堂,还是在代表团驻地,我省93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3800多万人民的亲切嘱托,共商国是,建言议政。智慧的细流,汇成江海。
本次大会,是本届人大首次会议。有150多家新闻媒体、千余名记者采访报道了我省代表团活动。70余家中外媒体的80多名记者聚焦代表团开放日。代表们倍加珍惜议政机会,讲真话、说实情、献良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共提出议案17件、建议228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履职足迹。
抓住政策机遇下大力气推动产业项目建设
促进经济转方式、优结构、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抓住国家推动产业向资源产地转移的政策机遇,下大力气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代表们提出,要通过上项目,深度开发“原字号”;改造提升“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建议国家支持我省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和石墨深加工产业基地,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加大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制定一揽子发展计划,支持工业集中区发展,加快重大产业研发基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立接续产业发展的信贷援助机制,设立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给予资源型城市资源就地深加工的政策支持,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方面,代表们提出,黑龙江作为中华大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要继续推进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议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给予政策支持和利益补偿。将黑龙江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家级粮食安全保障区,加大对我省调出的商品粮给予补贴,减少或免除农业投入中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支持黑龙江建设民族大豆产业保护区,支持黑龙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发展,尽早恢复三江平原涝区治理项目投资,启动松嫩平原旱区治理项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完善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根据受灾情况给予补贴并适当调整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对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所需的农机具应全部由国家补贴。
完善政策增加养老保险和高寒补贴
我省地处高寒地区,居民生活成本较高,生活水平远低于东部省份。代表们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政策,增加黑龙江养老保险和高寒补贴,将困难群体热费补贴纳入国家社保统筹基金中予以考虑,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大养老事业财政投入,给予养老护理补贴,对困难家庭给予特殊照顾和援助,让农村老人享受同等待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应从国情出发,加大公租房、廉租房比例,建设资金应由国家投入,不应再由地方匹配。棚户区改造要体现地区差异性,重点对矿区林区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地方政府压力。要发挥地方积极性,把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提出建设计划和最低标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政策和保障对象都必须坚持向社会公示公开,做到有举报有查处,解决弄虚作假问题。
将特色优势产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代表们提出,我省是生态大省,对调节和改善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我省天保工程的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大对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将生态旅游、绿色矿业、境外采伐和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赋予大兴安岭全部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对重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全额投入;建立对林区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投入机制,将公益林全部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助范畴;对各类火烧区、采矿迹地以及江河源头等重点部位实施专项生态治理工程,促进生态环境尽快修复。
推进龙江蒙东沿边开发带建设
代表们认为,国家支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开放,为我省推进对俄合作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建议国家充分发挥黑龙江和蒙东的地缘优势,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带建设,打造我国对俄贸易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将哈尔滨批准为对俄沿边开发示范城市,支持哈尔滨成为对俄经贸结算中心城市。支持推进黑瞎子岛建设,打造中俄合作示范区。加快解决贸易运输通道瓶颈,支持提升产业实力,促进对俄贸易转型升级。支持境内外园区建设,搭建对俄合作的载体和平台。
理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视野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实现宏伟蓝图,不仅需要一个个建议,更需要一个个行动。走出议政堂的代表们一致表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要以更加奋发有为、扎实努力的工作,切实把黑龙江的事情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