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市梨树区为156位烈士“树碑立传”
2013-04-08 10:10:5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全革 王秀芳 孙伟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8日讯 3日,鸡西市梨树区接到一个来自湖南湘乡民政局的电话,说是他们在中华英烈网上看到烈士张炯威的名字,他的家属想要在清明期间到梨树烈士陵园祭奠。梨树区民政局长李迎春告诉对方:这位烈士就在梨树,欢迎家属来祭奠。整整60年一个甲子,张炯威的英灵终于有了一个归宿。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伤病员随陆军三十三医院转入梨树。最初有伤病员400余名,大部分为冻伤。其中有147名伤员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先后牺牲,另有9人因其他原因牺牲。当地人民为了永远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松柏林立的梨树东山,刻立石碑,建志愿军烈士陵园,以示纪念。

  李迎春告诉记者,建国初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再加军事上的保密,许多烈士家属在获得死亡通知书后,不知亲人牺牲或埋在何方。去年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外界公布了烈士名单。很快,湖南桃源县盘塘镇叫高光华的一位退休干部,获知他的哥哥高绪范烈士的忠骨就埋在梨树。清明期间,他来到梨树烈士陵园,洒泪祭奠了亲人。

  为了让英灵有个归宿,英烈的精神有个传承,作为革命老区的梨树人付出了巨大努力。梨树区民政局在5年多的时间里,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进一步考证了有关烈士的一切信息。今年,他们与《中华英烈网》取得联系,在4月2日正式开通之日,公布了156名(其中有16名朝鲜人民军)烈士的简历。不想,第二天就得到本文开头的回应。

  60年的风风雨雨,烈士陵园的许多石碑开始风化断裂,为了让烈士的忠魂在这一方净土得以安息,挽救珍贵的红色资源,仅靠梨树区的经济实力有些力不从心,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以梨树区人武部政委鞠烨为首的7位区人大代表,经过烈士陵园现场勘查、核对烈士名单、社会关系调查等大量细致的工作,提交出《加大烈士陵园的保护和修缮》的议案,获得市、区有关部门的批准:从2012年10月份开始,将烈士的墓碑全部换成大理石,将刻有《梨树烈士陵园》的主碑重新修缮。

  目前,先期工程已更新40多座烈士墓碑。其余的烈士墓碑和其他基础设施,从今年5月份开始,将全部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