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30日讯 “我这几天感冒了,在社区点滴只花了20元钱,比原来便宜了15元钱呢,”恒山区奋斗办事处永远委居民张胜涛喜滋滋地说。今年以来,恒山区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恒山区原有的城市建设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心地带人口迅速增加,大恒山矿和小恒山矿人口不断外迁,医院的服务作用不断弱化,现有的医疗格局已不能适应城区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的现实需要。恒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卫生局、人保局、财政局组成调研组,对辖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确立了医改工作方向。即:整合三家医院为一家综合性公立医院,成立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两所乡镇卫生院,构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格局。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将工作方案讨论稿在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由区域内卫生系统职工讨论,多次修改后定稿,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区级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利益,本着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区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确保整合工作稳步推进。此次医疗资源整合工作分公选新医院院长,成立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两所乡卫生院,成立了市医集团恒山中心医院、市医集团大恒山医院、市医集团恒山区医院留守处,重新测算确定财政补差体制五个步骤,现整合工作已全部完成。
据了解,医疗资源整合后,服务更加便民高效。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就诊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零差率销售;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区财政局成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中心,配备了财务管理软件,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难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阻止财务收支中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