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7月9日讯 告别了低矮陈旧的泥草房,一栋栋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拔地而起。行走在黑河的乡镇农村,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令人分外欣喜。近年来,我市结合新农村、新社区、新民居建设,采取积极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泥草(危)房改造工程。2013年,全市又明确农村泥草(危)房改造任务为16270户,计划投资9.24亿元。截至6月末,泥草房改造开工4723户、31.2万平方米,开工率为29%,其中,已竣工1062户、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523万元;危房改造开工842户、6万平方米,开工率为17%,其中,竣工216户、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66.8万元。
为顺利完成省里下达的改造任务目标,今年年初,我市及时下发了《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2013年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层层分解任务,制订措施计划,将改造工作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同时,各县(市、区)政府也分别制定了具体方案及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了乡镇、村屯和农户,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今年,我市农村泥草(危)房改造的重点是“三带百村工程”中30个村屯和省百村整村推进的18个试点村屯。由于受气候影响,改造工作普遍存在动工较晚的现象,市泥草房改造办公室确定了7项重点督查内容,现已实地督查了逊克县、爱辉区改造工作情况,近期正在对其他县市进行督查。据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逊克县积极采取“财政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统筹利用项目资金,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按照省政府规定的1∶1资金配套要求,从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拿出10%作为农村泥草房和危房改造补贴资金,对农村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进行分类补助,并相应提高了补助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积极鼓励农民出资投劳,补充建设资金缺口,取得实际成效,全部改造工程预计10月竣工。爱辉区积极将泥草房改造工作纳入《十项利民行动》之一,作为全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爱辉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提高了泥草房改造的补贴标准,增加了贷款贴息额度。此外,对整村推进达到验收标准的村所在乡镇,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对完成整村泥草房和危房灭迹的村所在乡镇,每完成1户给予1000元资金奖励……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了工程进展,加强了农村道路、绿化、给排水等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屯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