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铸城市魂 圆幸福梦——牡丹江首创"幸福公约"
2013-07-20 09:12: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0日讯(记者 王蕊)为了引领牡丹江市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牡丹江市在全国首创了《牡丹江市民幸福公约》,并把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六个引领行动”之中,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求实创新,从德向善,推动和谐幸福城市建设。

座无虚席的牡丹江市西安区幸福大讲堂。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对自己,健康是福,知足是福;对他人,包容是福,真诚是福;对家庭,关爱是福,和睦是福;对生活,从容是福,乐观是福;对事业,敬业是福,奋斗是福;对社会,尽责是福,奉献是福;对国家,安定是福,富强是福。”年初以来,牡丹江大街小巷流淌着这首“幸福公约”的旋律,这个经过市民酝酿、投票选出的“幸福公约”,成了该市市民的言行守则。

穆棱市举办的“十佳好儿媳、好女婿”颁奖典礼。资料图

  除了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树立我们的榜样、诵读我们的经典、欢庆我们的节日、奉献我们的爱心、坚守我们的诚信……年初以来,牡丹江市将这六项内容纳入到“六项引领行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党的先进性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市上下以自发自觉行动,共建牡丹江人的精神家园,共创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共筑美丽雪城的“中国梦”。

  “牡丹江通过‘六项引领行动’,把思想道德建设由虚变实,由抽象变为直观,实现了具体化、大众化、常态化、制度化。在‘六项引领行动’中,突出了‘我们’这一实践主体,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得实惠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熔铸城市之魂,凝聚跨越争先发展之力,共建牡丹江人之精神家园。”牡丹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岩说。

社区居民热议幸福公约。资料图

  为使牡丹江市《幸福公约》成为市民感受幸福的参照和追求幸福的指南,该市通过研讨座谈、幸福故事会、幸福微论坛等形式开展了幸福观大讨论,举办了面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的300余场幸福大讲堂知识讲座,启动了幸福乡村、幸福社区、幸福企业、幸福学校、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有效引导各阶层干部群众以更加积极、健康、理性的心态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幸福。

  这几天,牡丹江市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而牡丹江市西安区邮政社区在先锋小学举行的“幸福大讲堂”内却座无虚席,今年58岁的邮政社区居民李军生已经连续参加5期了,感觉非常受益。

  先锋小学的会议室内可以容纳130人,西安区先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董波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份开办第一期幸福大讲堂以来,每月开办一期,这里很少有座位空余的时候。大讲堂由社区牵头,每期的讲解内容都由社区居民的意见,讲过百姓关心的法律、理财、烹饪、防火防盗等内容。掌握了知识,增加了交流,社区的居民们都很有幸福感。

  “除了大讲堂,还有各种免费的培训班,像是烹饪、育儿等内容,都是跟我们居民息息相关的。过去大家都闷在家里看电视、打打牌,现在社区里活动安排的很多,我们觉得更充实了,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李军生说。

中小学生学习幸福公约。资料图  

  牡丹江人的幸福是有原动力的:过去5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上升了3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升了43位,牡丹江超越自我、激情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去年,该市提出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的理念,提出要以人为本,通过塑形、铸魂,共筑中国梦。

  今年初,经过全市人民建言建议和广泛投票,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归纳提炼出了《牡丹江市民幸福公约》,涵盖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等七个方面的“福”字准则。今年4月19日,牡丹江知名的草根作曲家高志昌高志昌说,当“幸福公约”公布后,用了三天就谱出了曲子,创作时基本上是一气呵成,难一点的是曲调的定位。

  “但这不是首普通的歌,这是在表达牡丹江人民歌唱和向往幸福生活,唱出来一定是高调的、自豪的、自信的。”想着这些,老高选择了明快、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尤其在前奏和副歌的部分运用了较为欢快的节奏。说罢,还“哆来咪发”地陶醉在歌声里。如今,《福字歌》的诞生成为了各个社区争相传唱的作品,鲜明的感情色彩、饱满的歌词曲调唱进了每个百姓心中。

  木材社区95岁老党员杨全才说:“过去问,你幸福吗,一直是个抽象的概念,现在对照这个公约,一目了然,清晰具体又实在。”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