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林在二道坝大堤现场(右一)。姜久明 摄
东北网同江8月30日讯 (陈晓光 记者 陈显春 杨林川)“高建辉,高建辉,现在你那马上按照即定安排加速整理,统筹好机械和人员”,“收到”。29日,在同抚公路第二道防线青龙山料场,第一突击队李兆林正与现场指挥员高建辉通过对讲机对话。
“兆林这几天很累,指挥部离家远,我们规定2个月休三天假,从5月中旬到8月3号,他两个多月没回家。8月3号晚上到哈尔滨的家,4号早上就往抚远赶,接着参加抚远的抗洪抢险,一直到现在持续战斗20多天,我们都称他是‘钢铁战士’”。记者采访中,黑瞎子岛公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第一突击队队长张大力说。
作为黑瞎子岛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李兆林一直战斗在三年决战的公路建设现场。前段时间,受黑龙江上游降雨的影响,抚远通往乌苏镇公路出现漫水路段,从家返到抚远后,他二话没说,直接来到现场,调试车辆机械,用了几天时间,为800多米的漫水路段填筑了砂石。此时,同抚公路浓江段也面临着洪水侵袭的危险,李兆林组织人员连夜修了五处公车道。接着,建黑公路岛内施工标段出现内涝,他马不停蹄地转战到岛内,指挥作战。当他们即将鸣锣收兵时,接到了交通运输厅指令,奔赴同江抗洪一线,构筑第二道防洪大堤。
“命令来得急,我们没多想,总指挥直奔同江,我在后面调配机械,带着龙建路桥、农垦路桥、中铁集团及中铁13局等单位的100多台套机械设备及运输车,4台加油车和4个照明设备,穿上救生衣,紧急奔赴同江。”李兆林告诉记者。
6公里,加上一个65米长的莲花河大桥,当天晚上没有图纸,只有概念数,那就是要填高2米左右。没有土场怎么办?李兆林摸黑来到青龙山农场12连所在地,找到了当地百姓和一个放羊的牧民,并拉着他们一起到附近寻找土场。同时将设备调上去,开挖基料。23日清晨5点多,500多米的堤坝已经完成。
根据前指的要求,李兆林迅速组织测工进行测量,将第一突击队6公里路段分成三个作业段,每个作业段配备一名指挥部人员,项目经理,每个土场配一名指挥部人员。然后按照倒排工期、正排工序、集群作业、小段成型的方法进行筑堤垒坝。
“刚到这时,一线人员的思想情绪很不好,都认为抗洪战斗危险,有些人员萎靡不振,我把项目经理叫来,让项目经理做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燃起激情参与战斗。同时我们靠前指挥,只要我们在,大家就有干劲。”在秋阳照射下,显得黝黑的李兆林说。
12点35分,走进指挥所的李兆林,刚端起饭盒,马上又拿出对讲机。“建辉,你组织给一线送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