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斜仁柱”传承人孟淑卿:把鄂伦春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2013-09-27 10:42: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杨禹 彭佳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喜看鄂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二——

“斜仁柱”传承人孟淑卿:把鄂伦春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东北网9月27日讯 (记者陈显春 杨禹 彭佳丽) 走进大兴安岭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文化传承人孟淑卿的家,狍子皮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正在揉搓动物筋皮的孟淑卿说,用这些干筋搓成细绳缝制的“斜仁柱”比任何线都要结实。


孟淑卿老人缝狍皮。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在长期的野外狩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居住方式,“斜仁柱”便是久居之所。“斜仁柱”即木杆屋子之意,也称“撮罗子”,一般建在背风、朝阳、有水、干柴多和打猎方便的地方,用木杆搭制而成,呈圆锥形,覆盖物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冬季用狍皮,春、夏、秋季则用桦树皮。

采集糟木头搓成碎屑泡狍皮。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相关新闻:“喜看鄂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一:兴安岭上幸福的鄂伦春——鄂伦春民族乡经济发展纪实


孟淑卿制作的狍皮袋子。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不能让‘斜仁柱’成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记忆”

  1953年,鄂伦春族群众逐渐从山上来到山下定居,“斜仁柱”逐渐消失。没有文字的鄂伦春民族,传统工艺都是世代相传得以传承,而今先后经历了“斜仁柱”、木刻楞、红砖房,再到楼房4次居住方式调整后,“斜仁柱”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记忆。

  鄂伦春族是中国“五小民族”之一,语言使用鄂伦春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当年仅10岁的孟淑卿一家就是从大小兴安岭中深山走出来定居的居民之一。

  孟淑卿说,以前一年四季都在山里,每个季节都换“斜仁柱”,冬天用就围上狍皮,夏天就用桦树皮。“狍皮很厚,挡风,换下一个地点居住时,卷起围子就走,轻便省事。”狍皮是鄂伦春族最常用的物品之一,用来制用衣服,鞋,被子、褥子等。

孟淑卿展示制作好的狍皮制品。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曾经是鄂伦春民族重要的居住之所。下山之后再不用居住在“斜仁柱”里的孟淑卿,为了传承鄂伦春文化,退休后拿起缝衣针开始制作“斜仁柱”,用她的话来说,“不能让‘斜仁柱’成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记忆”。

  孟淑卿曾任呼玛县白银纳民族乡副乡长,退休后,动手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带领村民把鄂伦春手工艺品制作业发展起来。多年来,她领着大家为鄂伦春族基金会、国家民族博物馆以及长春、沈阳、黑河、漠河等地的民族风情园等单位制作了百余件兽皮和桦树皮制品。

  2009年,孟淑卿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中国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都收藏了孟淑卿的作品。


孟淑卿和女儿展示鹿皮毯子。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只要我活着,就要把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以前是看老人们制作,现在是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狍子皮制好要好几道工艺,小的一个‘斜仁柱’也要十几张狍皮,最少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现在岁数大了,手也不像以前那样灵便,缝起来就更加费劲了。”孟淑卿边说着,边拿出已制作一半的狍皮,细细的针角,严丝合缝地连在一起,很难想象她是怎样将较硬地毛皮缝在一处的。

  “狍皮不像看着那么硬,熟好的皮子是软的,用这些晒干的筋做线缝合在一处,花纹是后绣在上面的。这张做完还得二个月时间,如果女儿帮忙,还会快一些”。为了鄂伦春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孟淑卿把兽皮制作技艺传授给了大女儿关爱民。

孟淑卿女儿爱华清理狍皮。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现在不再打猎了,狍皮越来越少。尤其制作工艺麻烦,年青人都不愿意学。现在兽皮服饰和围子都用来展现民族文化的,大多数放在博物馆里。”说起文化传承,孟淑卿十分担心,“再过一些年后,这些民族的传统工艺恐怕会消失”。

  孟淑卿说,鄂伦春族女孩都不是特意学习手工的,但这些女孩天生心灵手巧,只要想做,看过就能学会,都是心里想什么图案就剪出来什么图案,然后绣在服饰上。

  “只要我活着,就要把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教给年轻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面对媒体采访,孟淑卿老人有些吃不消,但她还是努力配合。

  孟淑卿的小女儿关爱华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地人了解鄂伦春文化,更好地传承鄂伦春文化,每回孟淑卿配合里县乡组织的文化活动后,回来都要病一场。说起民族文化传承,在乡政府工作的关爱华也呈现出了担忧。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