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检力沉下去民情浮上来 我省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两室"建设
2013-10-30 17:21: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0日讯(记者 张锐) 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省检察院组织全省各级院深入开展了创建“服务型”检察联络室、检察室活动,积极推进检察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向基层延伸服务触角。通过组织全省“两室”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不断强化便民利民助民服务措施,深化检察职能作用,引导基层依法行政和百姓依法维权,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的职能作用落实到基层百姓身边。

  搭建宣传平台积极引导百姓依法维权

  近年来,我省“两室”针对百姓需求,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通过采取“送法下乡”、举办法律宣传周、印发检务公开宣传单、设立普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把法律服务触角向乡镇、街道和社区延伸,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权。对群众提出的控告、举报和申诉,及时受理,经梳理后向相关部门移送,督促办理,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家门口得到了法律的及时保护;对群众提出的不当诉求,认真做好政策解读、法理解释、疑问解答等工作,指明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提高他们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

  变上访为下访置身基层化解社会矛盾

  省检察院“两室”以调解、化解矛盾为工作主线,综合运用教育、预防、疏导、协商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我省“两室”大多设立在社区、乡镇等基层,检察干警与百姓始终保持“零距离”,切实做到了在哪里遇到矛盾就在哪里化解。

  由于国家对农民进行的“两补”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这也引发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发生。牡丹江市东宁县道河镇通沟村村民李某因外出打工,几年前将自家的三亩多临河的土地低价承包给刘某栽培木耳。因效益逐年提高,从2010年开始,李某多次要求刘家归还土地,刘称李某应赔偿建木耳栽培地的费用,双方意见不统一,李某多次同亲友到村委会吵闹,讨要说法,影响了村内的稳定。检察联络室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协调该村调解人员进行轮番劝说,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延伸检察职能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铁力市桃山镇书记胡国峰谈起设立在政务公开大厅的检察联络室时说:“百姓来此办事有时候找不准办事窗口,错进了检察联络室,而那些遇到问题的群众往往都带着怒气,但是他们从检察联络室出来的时候都是满面春风的。”

  2012年,桃山检察联络室进驻铁力市桃山镇政务公开大厅。由于政务公开大厅直接面对的是百姓,因此,在此设立窗口也更加容易捕捉到百姓最关心、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事件。检察官们在政务公开大厅进行工作的时候发现,前来办理各种事情的有很多都是老人及帮助代办的亲属朋友,经过了解得知,目前桃山地区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极易引发多种社会问题。为此,桃山检察联络室制定了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计划,并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村委会、派出所等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建立联系档案,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律宣传和服务。

  据了解,在我省大多数乡镇都有派出所、法庭等机构,唯独缺乏检察机构,这也成为我省基层法制建设的一块不足之处,而作为基层检察院的下派服务机构,检察室和检察联络室的建立则弥补了这块不足。目前,全省共有检察室180个和检察联络室400个,通过检察室和检察联络室的建设,检察机关将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身边,受理辖区内居民的诉求、开展法制宣传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检力真正沉入到百姓中去。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