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委常委班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述评之二
2013-11-05 08:56: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曲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与大地贴得越近,瞭望天空才会更高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委常委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山峦叠翠的林区、机器轰鸣的矿山、稻浪滚滚的农田、洪水滔滔的抢险一线……处处留下常委们轻车简从、躬下身子、真抓实干的身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辽阔的黑土大地上,到处洋溢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浓厚氛围。

  省委常委班子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和强大动力:农业大而不强,工业产业链条短、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整体质量不高——这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

  破解龙江经济发展难题,就要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

  身子沉下去,项目才能立起来。省级领导分工负责,组成十五个产业项目推进组,凝神聚力抓项目,真抓实干出成果——一个个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排排标准厂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崭新的生产流水线正在安装……深秋时节的黑龙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项目之花在黑土地竞相绽放,推动全省经济结构实现新一轮调整。亚洲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工基地、沃尔沃大庆整车制造及配套项目、中船703所燃气轮机、江苏雨润、万达、华南城……一批投资大、效益好、拉动强的大项目,正在成为龙江经济发展的脊梁,展现出朝阳般的光辉。今天的产业就是明天的结构,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

  抓招商、上项目、建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龙江形成。

  由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乡镇,“蝶变”成如今的一座工业新城,这是五常市牛家工业园创造的奇迹。邻近三大动力路、哈平路,方便为哈尔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搞配套,便于承接哈尔滨市产业转移,牛家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30平方公里产业区和5.36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吸引97个大项目纷至沓来,完成投资127亿元……落户于工业园的宁波甬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成功的拖拉机品牌之一,“在牛家工业园建设的这个厂比宁波总部的面积还要大,以后生产重心会放在这儿,因为市场在这里”,工业园明确的定位让入驻企业信心十足。“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下的事情我们办”,良好的服务环境已经成为园区引来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链的招商“新卖点”。生产甬野拖拉机需要零部件1万多个,目前有10家配套生产企业正在洽谈进入园区。

  五常牛家工业园只是龙江热火朝天的产业项目建设实践中的一个突出典型。龙江以丰富的资源、创业的热情、清晰的思路、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客商纷至沓来,经济稳中求进的步伐走得铿锵有力。截至8月底,全省产业项目开复工1.2万个,其中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开复工1184个,到年底可达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5个。

  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伊春市在全国国有林区率先停止主伐,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发展双赢之路。过去,伊春因“中国林都”、“红松故乡”而闻名于世;今天,伊春因推进“绿色发展”、打造“北方钼城”而让人刮目相看。

  依托资源,但不依赖资源,打造资源开发利用升级版。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在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绥化是传统农业大市,但近三年来产业投资占全省产业投资比重、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建成投产项目数量、经济总量增幅均列全省前三位,闯出了一条农区工业化的新路子。

  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实“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口岸城市认真做好以开发促发展、以开放促双赢这篇大文章。黑河加快推进北方边贸旅游明星城建设、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绥芬河紧紧围绕外贸转型升级、综合保税区建设大上项目,东宁积极发展宝玉石产业、打造北方玉门关,成就兴边富民大业。

  当前,龙江经济发展又面临重大政策红利: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这“四大规划”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生态和改革开放等诸多领域,具有国家层面的政策含金量。

  龙江后发优势明显,面临机遇难得,省委常委班子对走出符合龙江实际的发展道路信心十足。通过将政策的“红利”与市场的“活力”结合,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鼓励支持“民字号”,做大做强“边字号”,科学利用“生态号”,切实把龙江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走出一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新路,让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让3800万龙江人民的梦想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