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缓解因堵车导致的拒载现象,“低速等时”或许不失为一个办法。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允许出租车额外收取等候或低速行驶费。
“低速等时”是一个大的趋势, 如北京、上海、沈阳、济南、郑州等市都规定,根据乘客要求停车或由于道路条件限制致使车速低于规定公里数时,累计时间,收取一定的等时费。
一部分以往乘坐出租车的市民,将会分流至公交、地铁等,降低出租车在城市交通出行分担率中所占的比例,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进而,可以缓解困扰已久的打车难问题。
道路拥堵消费者也是受害者,这不是出租车司机并客或者拒载的理由。道路拥堵问题是车辆上涨的必然结果,即便调整了价格也不会有太多改善。
时间就是金钱,这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讲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提到出租车运价的调整,很多司机师傅都开始吐起了苦水。因为堵车时多收的费用,只是对于这部分损失的一个补充,只是赔得少不是赚得多。
运价调整后,将可缓解交通拥堵而带来的供需矛盾,但是却不能根本解决拒载,这主要是与司机素质有关。未来交通部门还将加大对拒载等行为的整治力度,并且加强日常的监管,对出租车辆采取计分考核等办法。
哈尔滨:100%市民不满出租车拼客拒载
时速低于12公里或应乘客要求停车等候时,每5分钟计收1公里费用。5分钟以内不收费。在出租车营运中,因堵车连续停驶达15分钟,计价器暂停计费。
出租车时速低于12公里时,前5分钟免收等时费,5分钟以后,每分钟收取0.3元等时费。
时速低于12公里,按照1.5元/5分钟的标准计费,每200秒时(3分20秒)计费一次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