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杨喜军:把握改革方向 创新制度机制
2013-12-06 10:06: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省民政厅立即召开了厅党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对《决定》全文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起草的说明进行了原原本本的传达学习。日前,记者采访了省民政厅厅长杨喜军,他结合我省实际和民政职能,畅谈了民政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部署要求的初步谋划。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政作为负责“贫困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要做哪些工作?

  杨喜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省委提出的“保障最基本民生、扩大普惠性民生、发展高水平民生”的要求,为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一步,我们将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眼,具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特别是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的调整幅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整合各项社会救助资源,将住房救助、取暖救助、司法救助等救助内容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确保各项救助政策“上下一口、不重不漏”地覆盖到全体城乡困难群众;全面开展申请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等工作,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公平、公正地落实到每名低保对象身上。同时,建立救灾资金分级负担机制,出台省、市、县三级灾害救助标准,探索建立农户灾害保险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的灾害应急救助保障水平。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在全省建立农村社区和农村养老机构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开展城市公办养老机构与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加大农村社区日间照料室建设力度,实现农村社区与农村敬老院在养老服务上的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在供养好农村五保对象的基础上,解决好农村“低保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并逐步拓展到向全体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最终实现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使农村老人能享受到像城市老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同时,提高养老机构“民办公助”资助标准,出台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由“救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加大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力度,一并满足老年人的服务与健康需求。

  三是实施城乡一体的优抚安置保障政策。着眼于实现城乡退伍军人“同尽国防义务、同享退伍待遇”,首先实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的城乡一体化,同时推进优抚保障工作“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确保党和政府对每名优抚对象的关心、优待落到实处。并要出台贯彻我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意见》的刚性配套政策,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就业、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享受补贴政策的城乡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完善城乡一体的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推行退役士兵异地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就业指导和服务模式,实现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充分就业,使这一特殊群体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

  记者:民政工作既是“兜底”民生保障工作,也是重要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今后,将如何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杨喜军:民政部门负责的社会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着眼于发挥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协同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功能,降低成立门槛,逐步取消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必须有业务主管部门的限制,实行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放宽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只能成立一个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组织的限制,形成适度竞争、优胜劣汰机制。

  在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方面,我们要继续探索我省试点地区取消城市街道办事处、设立大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打造以“扁平化”为特征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强基层力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服务效率。要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力度,以社区为平台,将就业、社会保障、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构建以“等值化”为特征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要推进社区“信息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构建覆盖城乡的“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缝隙”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

  在创新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方面,会尽快出台和修订我省《贯彻〈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完善居民、村民在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程序性法律规定,健全发展基层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居民会议和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推进社区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要培育发展各类农村社区组织,实现多种样式的村民自治。

  在加快推进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社工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出台全省职业社工岗位设置、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我省社工人才队伍加快成长;制定扶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相关政策,同时制定实施社工介入社区服务计划和老年人、残疾人社工照顾计划等社工服务计划,并探索在企业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使社工服务尽快进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成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发展我省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

  记者:从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角度,民政部门在提升专项社会服务管理效能方面,下一步应该重点做些什么工作?杨喜军:根据民政的职能,在这一方面我们要着力抓好两项工作。一方面,着力发展惠民殡葬事业。改革公办殡葬服务单位经营管理模式,强化对社会举办殡葬服务行为的监管,将针对贫困群众的“四项基本殡葬”费用减免政策逐步扩大到全体公民,推动殡葬服务事业回归“公益本位”。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着眼服务全省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把握国家政策机遇,用活地方政策权限,稳妥推进“县改市、乡改镇”等区划调整,使广大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享受均等化服务。同时,在全省建立起信息化、全覆盖、好运用的地名公共服务网格,为全省人民提供快捷、高效的地名服务。

责任编辑:杨禹